Category Archives: 电影/美英电影

影评

Annie Hall《安妮霍尔》——自嘲的智慧

我希望我能更懂得《安妮霍尔》。我不能,因为我的英文水平不到家,也因为我对美国生活文化不够认识。但是,即使我无法了解电影里的所有对白(这部电影充满了对话),我还是听懂了其中一些非常幽默的笑话。我也能够领悟出,电影里的主角(由Woody Allen饰演)是个非常有趣的人物。 他的有趣在于,他是个矛盾体,电影就是通过他在自我嘲笑。 有个经常阅读英文刊物的人告诉我,这部电影里的笑话已经变成了英文世界里的经典,已经耳熟能详了。试想想,编写于1977年的笑话,竟然在三十多年后,仍然被人们挂在嘴边,这些笑话一定存在着一定的智慧吧。还有,他还说,电影里头对美国文化生活的批判,至今仍被现代人传诵。比如说对纽约客和对加州人的批判。而不用他说,我也能知道,编剧是个对文化,哲学,艺术有修养的人。因为在电影对话里屡屡出现一些重要艺术家的评价,比如导演费利尼,作家乔伊斯,心理学家佛洛伊德。 男主角是个情绪非常不稳定的笑话喜剧演员。他身边的一切人与事都是他批判的对象,被列为被他讽刺的范围。比如他那左倾社会主义的贫穷家庭,神经质的疯狂艺术表演者,自以为很幽默的平庸电影制作人,对犹太人有偏见的反犹太者等等。如果这类人是自认有文化有修养的一群,那另一类平凡庸俗的一般老百姓也没有被他忽视。比如那对街上的恋人自认自己肤浅而空洞,从不思考,所以恋爱没有精神上的沟通。再比如一对陌生人并不认识他却非常兴奋因为在电视节目上看过他。这些讽刺都是很有见地的。但是,我更觉得敬佩的其实是角色的自嘲。 影片开头,主角说:“我不会加入一个会接纳我这样的人作为会员的俱乐部里去。” (I would never want to belong to any club that would have someone like me for a member.)这个非常有意思的句子,就已经暗示了,这个人物是个自我否定的人物。他在不断地讽刺别人的时候,其实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卑微和畏缩。而用在爱情上,他说他的爱情故事常常失败,原因就被这句话概括了。换言之,他的恋爱对象接受他,可是他不能接纳那个接受他的恋爱对象。 美国著名影评人Roger Ebert 给这部电影作了一个非常棒的结论。他说,这是一部关于一个男人总是在寻找完美里的瑕疵的电影。他总能够将所有东西变成一个笑话,然而却希望自己不能够。(“Annie Hall” is a movie about a man who is always looking for th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Synecdoche, New York《纽约提喻法/纽约浮世绘》——用一生去创作一部“死”

查理卡夫曼写了六部作品。我看过了其中的五部。虽然不是每部都让我喜欢,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位作家是个天才作家。而这部《纽约浮世绘》, 我觉得是他的风格化的成熟之作。 这位作家,不但是个爱玩形式的作家,而且在这方面显得很有天分。他的每一部作品,包括《改编剧本》,都尽量地在形式上创新。这部他自己导演的作品,《纽约浮世绘》在形式上更让人感到惊叹不已。 戏里的主角是个戏剧作家。他想要创作一部巨作,把自己的人生放进戏剧里。首先,戏剧里的自己是由别人来饰演,这个别人在现实里非常了解自己。后来,这个别人在自己和他本身之间产生了冲突,而自杀了。这个时候,一个堪称了解人生的女人来演自己,所以在戏剧里自己变成了一个女性。再后来,自己也参与戏剧来,自己演自己了,但是在现实里这个自己是别人。最后,自己在现实里和戏剧里都变成了另一个人,自己演别人了。整个过程其实如果不追究复杂的现实和戏剧里的身份的话,其实在电影的剧情上是很合情合理的。卡夫曼的功力就显示在这里。而,有意思的是,如果要把这些形式上的玩弄更深一层次地思考的话,其实就是艺术形式和现实生活的范围和界限的探讨。在卡夫曼玩弄着形式时,他有意将戏剧跟现实的分界模糊化,戏剧里有真情,现实世界里也有假戏。而,能够说,卡夫曼很成功地将戏剧和现实世界的各种关系都展现完了。 如果单单是以上所说的把戏,《纽约浮世绘》至多只能说是一部好玩的戏。但是,卡夫曼这部电影有一个很严肃,很认真,很深刻的主题。那就是,对死亡,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戏里的戏剧作家面对着自己日渐死亡的身躯,对身边的人无法掌握,而自己个性里的灰色消极让他太懦弱。但是,在面对着失去的亲人,爱情和人生,他却深刻地体验到,而从心里感到无奈,无助,进而对世界感到无可抑制的绝望和愤怒。他唯一的人生意义就是让自己的巨作完成。而他在自己的戏剧里尝试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卡夫曼赋予电影的形式上的意义,就是这个戏剧作家的自我的寻找,也就是自我存在的探讨。 然而,戏剧作家寻找到了吗?可以说,他试图将现实世界完全搬进戏剧艺术里,是失败的。他的戏剧演了几十年,却从来没有上演过。他的巨作永远也无法完成,只会越发展越庞大。后来,那个饰演自己的女人进入了他的现实世界,参与了他的戏剧创作。她的创作没有完全仿造生活,而是将生活经过加工,让艺术技巧提升了现实生活里的感受。 电影开头,电台正在播放一个诗歌鉴赏节目。主持人说,诗歌里经常出现的主题就是秋天。为什么呢?因为秋天是一年尾声的开始。整部电影里的电台和电视节目都是在播放一些令人沮丧的坏新闻或灰色的卡通片。是的,死亡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始终笼罩着人生。戏剧作家最后也死了。但是,在临死前,他记起了他人生里愉快的画面,而他说:“我知道我的戏剧要演什么了。”生命即使终免不了死,但是人生一路上的许多小小快乐,难道就没有价值了吗?我想,这就是电影最后的结论吧。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Passion of Ayn Rand兰德的激情——本能里的激情也需要理性合理化?

Passion of Ayn Rand 是根据一部传记拍摄的。传记的作者跟主角兰德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就是复杂的多重恋情的牵涉者之一。我想,我们无法确定,到底作者对事情真相有多客观,尤其她用了一种受害者的角度来讲述故事。但是,我决定把电影当成虚构的剧情片来看待,就电影内容评价人物,而不考虑作者是否美化自己。 兰德的饰演者演绎得非常棒。她将兰德个性特色和魅力都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个活生生的角色不但让我们体验到天才的卓越非凡,也让我们领会到天才毕竟还是一个平凡而有瑕疵的平凡人。崇尚理性,当然是值得歌颂的。但是,人难道就能摆脱人性里的本能和情感呢?电影里的兰德用自己的人生去思考和实践自己的哲学思想,也确实留下了不朽的让人深思的哲理和文学作品。 但是,她却是个自欺欺人的理性至上者。 爱情本来就是非理性作为基础的。但是,兰德却试图将爱情理性化。她认为只要在逻辑上,两个人的理想和人生哲理是一致的,就应该在一起。她用这个原则,将自己的婚外情合理化,袒护自己对伴侣的不专一。但是,当她的情人也背叛了她的时候,她却无法忍受,而将爱转成恨了。爱情本来就是非常私人和无法分享的。她却自欺欺人,认为这种非理性的情感应该让位给崇高的理性原则。虽然她自己最终无法坚持自己的理性原则,但是她却不修改自己的错误认知,而继续自欺欺人。 电影里的兰德是非常狂妄的。而,她的过分自我和自傲,让她自己也在别人的崇拜里迷失自己。这一点进一步让她扮演起专制者和独裁者的角色,认为自己有权利干涉别人的私人生活。而且,当别人不认同受她的思想和做法的时候,她就视他们为异己甚至敌人。这种不宽容,不尊重他人选择的狭隘胸襟来源于她过分的自我精神。其实,一个个人主义者除了应该尊重每一个有尊严的个体之外,也应该尊重每一个个体的选择的。也就是说,即使认为自己的准则是正确的,也没有权利干涉别人不接受自己的这种选择。 我想,其实当我们在批判兰德的缺点的时候,我们还是在用理性的原则的。而兰德本身,其实就需要承认自己的偏差,更正过来,就能体现出理性的力量了。就是因为她的人性里的非理性在作祟,她才会自欺欺人,继续顽固不化。 人性里的丑陋,我们无法排除,但是难道我们忽视它,就算战胜了它吗?没有。我们应该做的反而就是承认它。 *Ayn Rand中国译成安兰德,台湾译成艾恩兰德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Equilibrium 《撕裂的末日/重装任务》——独特的武打:“枪械形”

《撕裂的末日》看得很过瘾。是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是很老套的商业片桥段。是有很精彩的演员演技?没有,是演技没有多大发挥空间的影片。是紧凑的故事节奏?没有,是能够预料的无法产生紧张感的内容。是很富创意新意的电影主题?没有,是重复着别人挖掘过的科幻点子。那,到底什么那么吸引人呢? 武打场面。这部电影的打斗和枪击片断很有自己的特色。乍看之下,会觉得很滑稽。花俏的招式其实很不实际,不现实,简直就是在欺骗观众。但是,配合用得恰当的摄影角度和剪接,它们别有独特的风格。维基百科将这种武打称为“枪械形”( Gun Fu),是根据枪战结果统计所演算出的一套使用枪械的武术。 一部纯粹看视觉效果的电影,看完后,至多是哈哈笑两声,觉得很轻松,是不能够让人觉得满足的。但是,《撕裂的末日》的武打不是一般的好看而已,它富有原创性。那,让人看了就觉得很新鲜,并很赞叹它的独创性。只可惜,除了这点,影片其他部分都不突出,就不足以让它成为经典了。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Twilight 《曙光之城》——少女们爱的浪漫

我必须承认,自己很喜欢爱情题材的电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爱情故事能感动我了。像这部《曙光之城》,不但不喜欢,在很多其实是很煽情的部分,发而让我觉得很肉麻甚至无聊。可是,我还是很明白,为什么这么多青少年尤其少女为电影里的主角着迷,因为自己也曾经是对爱情充满天真幻想的妙龄少女。 对这部电影最欣赏的部分是,它用魔幻题材形式讲一个一般的爱情故事。也就是说,一个吸血鬼与一个少女之间的爱情非常奇幻,但是也很普遍。这让青少年被魔幻情节吸引的同时,仍然可以对爱情部分的内容产生共鸣。男主角另类的造型,变成了一种新型型男的象征,正是青少年们最喜欢的耍酷感觉。戏里,男主角对女主角的感情参杂着占有和怜惜,其实是很大男人主义的,但是却很能满足少女观众的被霸占的欲望。许多小浪漫的小情节都是会让少女迷恋的,比如睡觉时被偷看,站在心爱男人脚上跳舞。更不用说,在适当的时候制造大浪漫,比如背着女主角飞上树梢,遇到危机时挺身相助,深情款款地说:“我已经没有力量让自己不被你吸引。”(I don’t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y away from you any more.) 如果这部电影锁定的观众不是青少年的话,其实它会是很能被挖掘的爱情故事。比如,男主角因为听不见女主角的心声而开始注意她。这就是爱情里的神秘性和朦胧性。再如吸血鬼其实是很渴望少女的鲜血,心里挣扎着不能伤害她。这是爱情里的占有欲和爱欲的斗争,自私自爱和他爱博爱的抗衡。但是,电影着重在情话绵绵,英雄救美的庸俗套子里。 如果有人认为爱情题材的电影就是幼稚的,那我反对。爱情并不是青少年的专利。随着阅历的增长,少女会成长成懂得珍惜更细腻,更深刻,更自然的爱情的成熟女人。只是,当时间还没到时,《曙光之城》这样的电影还是能捉住她们的心。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Rosemary’s Baby《罗斯玛丽的婴儿/失婴记》——好意难拒

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关照,在华人社会里是一种和睦相处的社交礼仪和美德,不是吗?至少,以前住在华人新村时,大家都是守着这种礼仪的。我们家做了些什么糕点,就会拿过隔壁去。他们也常常回敬以水果或饼干之类的。这也叫礼尚往来。尤其小孩,更能自由地窜进别人的家里,大家的大门永远都是开着的。 在《罗斯玛丽的婴儿/失婴记》里,就有这么一对老夫妇,非常亲切和善,表现得很想亲近罗斯玛丽与丈夫。电影开头,罗斯玛丽夫妇刚搬进新居,生活得自由自在,想要做爱随时随地都可以,没有人可以反对,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空间。后来,隔壁的音乐声,谈话声传过了他们睡房来,虽然是侵入了他们的私人空间,但勉强还能忍受的。接着,邻居常常不请自来,虽然都是带着礼物与笑容,但是还是干扰了他们独自享受清静的悠闲,他们感觉似乎自己的空间被迫与邻居共享了。再后来,甚至用友善的态度强行干涉他们私事的决定与权利,好像因为他们是善意的就不能回拒了一样。当然,影片后来揭穿了这邻居是居心叵测的,所以我们觉得他们表面的善意是虚假的。但是,难道即使真有这么一对过分友善的老夫妇,我们就能让他们侵犯我们的私隐了吗? 现在都市里的房子与房子之间由厚厚的墙壁相隔着。每个家庭里的家事不轻易离开自己家的四面墙。有人说现代人变冷漠了,邻居之间互不往来,没有过去的人情味了。我反对。随着时代的前进,每个人的个人空间都逐渐被划分出来,不再像过去那样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是重叠的了。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因为个人权利与私隐被尊重了。 在华人的社交礼仪里,当别人是怀着好意时,我们就应该礼貌地接受。这种传统讲究的是一种社群里的和谐。但是,就是忽略了个人选择权利的尊重。我甚至觉得,这种强迫性的善意其实是一种侵略性的行为。当你认为你是怀着一片好意时,你是否考虑到别人是不需要的呢?当你觉得你的好意就是应该被接纳时,你是否就已经剥夺了别人选择拒绝的权利了呢?每个人最清楚自己想要的,需要的是什么,不必别人替他操心。所以,当有人请我接纳他的好意时,虽然情意上我很难拒绝,但是如果我真的不想要,我还是会说:“不!”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Adaptation《改编剧本》——一个玩笑而已

《改编剧本》很认真地在开一个玩笑。编剧Charlie Kaufman 将自己写进电影里,然后很坦白公开地向观众展露自己的个性里的缺点,和在进行创作时的窘态。这是一部关于这部电影如何诞生的电影。 电影里结合了许多电影类型。开始时,出现了纪录片的形式,然后在讲述改编的原著故事时是认真的剧情片。这个部分,电影还在遵循很正常的一般电影形式,在谨慎地反映原著里的人生意义的探讨过程。可是,后来剧情有了一个大转折。直到后面,它已经变成一部典型商业片,出现了追车,贩毒犯,枪击和爱情桥段。有趣的部分是,这些元素正是编剧自己在电影前面部分说,他不愿意创作的部分。他是在自打嘴巴了吧? 编剧在电影里有个孪生兄弟。他们两个是各走极端的。他本身是个过分认真谨慎,在乎别人的眼光,在创作上追求创新的剧作家。可是他的兄弟,为人玩世不恭,为自己而活,在创作上跟寻类型典型的剧本写作新手。很显然的,他的兄弟的存在,只是他本身的一个讽刺。而在最后,当他领悟到他兄弟身上的好处时,他将他杀死了(用写作)。 整部电影,我们看见,编剧不断地在调侃自己嘲笑自己。从电影里自己的形象,到电影最终回到商业电影形式,到道貌岸然的原著作者真面目的揭穿。当观众以为他看了一部内容真实,一部自我嘲笑的电影时,其实被嘲笑的才是观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电影内容是虚构的。孪生兄弟是虚构的,原著作者的故事是虚构的,连这部电影的诞生的离奇过程也是虚构的。 其实,编剧似乎想说的就是:何必认真呢?《改编剧本》是一部好玩的电影。从电影形式到内容剧情,它都只是在玩弄。是自我调侃还是嘲笑观众,其实他只是带着孩童好玩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在创作上是很需要的。这个编剧也就是以创作天马行空式的剧本而闻名的,比如Being John Malkovich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 必须承认的是,《改编剧本》即使是在开一个玩笑,其实里头还是包含了许多很有创意的点子。所以说,当一个玩笑开得很认真地时候,其实还是很不简单的。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1 Comment

21 Grams 《21克》——生命继续,会吗,还是必须?

《21克》里,当爸爸对女儿说:“Sweetie, life goes on.” 的时候,他的意思是说,生命会继续的。但是,当妻子在对丈夫说:“Life has to go on, Jack.” 的时候,她的意思是说,生命是必须继续的。这两个灵魂受到煎熬的男女,为了生存下去,必须相信生命会继续下去呢,还是应该认为生命必须继续呢?有什么差别?当然有。当我们觉得前面的路已经漆黑一片时,生命自然会引领我们走向前,这是生活对自我的救赎。还是,当我们觉得已经走到了一个死角,自我意志必须突破瓶颈自我拯救,不能靠别人。只是,对这两个在地狱里挣扎的女儿和丈夫来说,当下是渡不过的,谈什么未来呢。 这部电影讲的是三个人的故事。一个陷于失去至亲至爱的悲伤,一个陷于羞耻愧疚的悔恨,还有一个在垂死的边缘逃脱。而,两个痛苦的人被一个感恩的人牵引到了一起。21克又代表什么呢?那是一个1907年一个医生的理论,说当一个人死的时候,会立刻少掉21克。他因此而认为灵魂是存在的,就重21克。这部电影带有一点基督教意味。或许,它在传达说,上帝最终没有舍弃世人。但是,我反而被电影启发了:为什么坏事的发生是根源于人的意志,好事的发生就是上帝的恩赐?怎么会希望是上帝给与的,而毁灭却是个人自取的呢?电影尾部,这两个痛苦的人被一个即将死去的人救活了。一个获得了一个新生命,一个获得了原谅。“收获了多少?”最后的台词说道。或许,这是一个宗教的信息。但是,我更愿意认为,死去的21克,让两个痛苦的灵魂获得了重生。这就是收获。 当爸爸好意劝导女儿心里要怀有希望,要认为生命会继续下去,要乐观面对人生的时候,她回答说,不!当妻子愤怒地责备丈夫,不能因为自己的痛苦而不顾身边的亲人,而固执地自我封闭的时候,他仍然沉溺在苦海里。为什么呢?因为悲痛与惭愧是自身的感受,是深刻地烙在灵魂上的,不是简单的自我欺骗或自我遗忘就能抹掉的。所以,我们应该尊重痛苦的灵魂。不论是生命会继续,还是生命必须继续,让它自己选择,给它时间吧。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