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 电影/理论讨论 (8)
- 电影/电影知识 (10)
- 电影/美英电影 (66)
- 电影/观后感想 (163)
- 电影/连续剧 (9)
- 电影/南美电影 (2)
- 电影/卡通类型 (11)
- 电影/大马电影 (3)
- 电影/情节摘要 (242)
- 电影/日韩电影 (11)
- 电影/欧洲电影 (13)
- 电影/歌舞电影 (5)
- 电影/中文电影 (24)
- 电影/中东电影 (1)
- 通告 (6)
- 阅读/电影剧本 (3)
- 阅读/网络课程 (9)
- 阅读/阅读笔记 (642)
- 表演/现场演出 (5)
- Uncategorized (19)
- 写作/生活随感 (21)
- 写作/生活小抒情 (182)
- 写作/老之将至(专栏) (35)
- 写作/偶发小胡思 (43)
- 写作/文学创作 (80)
- 写作/旅游小记录 (72)
- 写作/游戏小虚构 (28)
Archives
Blogroll
Category Archives: 电影/欧洲电影
Once《曾经/爱是唯一》——现代音乐电影
《曾经》是非常低成本的电影。我想,这不但没有阻止他们继续前进;更且,我觉得缺少资金的拍摄让他们的片子有另一种效果,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成功。两个非专业演员的自然演技,暗淡的自然光线,没有特技效果的自然剪接,这些因素造就了一部感情非常纯朴的《曾经》。 当然,还有音乐。我甚至觉得这是一部非一般的音乐电影。传统的音乐电影都需要华丽的背景,夸张的造型,炫耀的歌舞,还有起伏跌宕的情节。《曾经》就反其道而行之。朴素的生活细节取代了华丽的背景,日常打扮取代了夸张地造型,现场演唱取代了炫耀的歌舞,还有平淡的情感流动取代了起伏跌宕的情节。这一切,就回归到了真实。真实世界里的真实感受就是如此的朴素与平淡。 我们可以将每一个演唱部分都看成一部MTV。比如我非常喜欢女主角带着耳机,沿着回家的路上自己哼唱的那一部分。还有男主角对着手提电脑创作的片断也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MTV。还有那段大家录完唱片,在沙滩上玩闹的片断也非常优美。还有些片断是比较不连贯的,就有一种现场演唱的效果。比如男女主角在乐器店里的合唱就棒极了。还有,在巴士上,男主角的演唱就充满即兴的感觉。我想,这种现场演唱和即兴演唱的桥段,在传统音乐电影里是不会出现的。所有这些演唱的片断都是这部片子的重要部分。所以,我就把这部片子看成是现代的音乐电影。 最后,谈谈爱情这个主题。《曾经》里的这对男女没有做爱,没有亲嘴,也没有牵手。他们最亲密的举动就是一起唱歌,一起听歌,一起录歌。而且,他们没有曲折离奇的情感经过,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举动。两人最终分道扬镳,甚至归另一个人所有。我觉得这就很现实,也很真实。当男主角要求女主角跟随他一起追寻梦想的时候,女主角问他:“我能带上我的母亲吗?”所以,最后,当她弹着他送给她的钢琴时,镜头从窗口越拉越远。她的心就是那镜头,飞到了远处。可是,她的人就在原处,在约束着她高飞的房子里。这样的爱情主题很好,切合了影片形式上的自然而真实的风格。 当我们被感动了的时候,我们分不清其实是被他们的音乐(形式)还是被他们的生活(内容)所感动了。或者,其实,我们就是被《曾经》感动了。
Posted in 电影/欧洲电影, 电影/歌舞电影
Leave a comment
Das Boot《从海底出击》——沉入海底的个人牺牲
当我知道《从海底出击》是部战争片,还长达三个小时又二十八分时,我已经做好准备会半途睡着。可是,意料之外的,我看完了整部片子。而且,当老公问我:“觉得这部战争片怎么样?”时,我毫不犹豫就回答了:“好片!” 导演非常懂得捉住观众的注意力。首先,他让你见识了潜水艇里的生活。他们在旷阔无垠的大海里航行,可是却被迫挤在一个小小潜水艇里。共享这小小的空间,也就是共享没有洗澡的体臭味,共享肮脏环境里滋长出来的虱子,共享潜水艇潜入海里时的有限空气,共享不见天日时的有限灯光,共享封闭空间里的热气。生活在潜水艇里,就如此命贱,什么都在最低供应下求生存。 影片开始时,风平浪静,所以士兵们挤在睡舱里面对着面,好不无聊。终于,当任务命令委派下来时,大家精神一振。好啊,是成英雄的时候了,他们呼喊。在这个部分,导演通过情节的紧凑,扣住了观众的心脉跳动。没有浩大的场面,甚至于只是几个演员的脸部表情。他们为了听海上的战船的声音,连呼吸都尽量放轻。大家的眼睛往上瞄,像看见了其实看不见的敌人。每一张脸都紧张害怕得汗水直流。哄!敌人攻击了。潜水艇左右摇摆,有人受伤了流着血,可是上司还是大声发出指令,大家还是快速地回到自己的岗位。潜水艇内部发生了故障,立刻就要在紧急时刻进行修补。叫喊声四起,忙乱的士兵横冲直撞。原来生活在潜水艇里不但辛苦,还非常的危险。他们随时会溺死,或者窒息。要么葬身大海,要么死在这闭塞的空间里。导演就在这不起眼的潜水艇内部,拍出了一波接一波的情节高潮,让观众看得提心吊胆。 不过,最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不是新鲜的潜水艇生活,不是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是关于战争的反思。《从海底出击》讲述的是德国这一方。观众当然有理由憎恨德军。可是,导演却拍出了一部发自人文主义的战争片。战争是国家的事,是政党的事。个别的士兵,却做出了个别的牺牲。他们付出的是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家庭,甚至于自己的性命。 看着这部战争电影时,我庆幸自己不是活在战争年代。因为,在那种非常时期,每个人的命运都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这群潜水艇士兵一样,要求的只是简单的能够从死神之手逃脱而已。可是,凯旋归去,在光荣的迎接仪式中,炸弹就落到了自己头上。那一刻,一个爱人永远收不到一叠厚厚的情信,一个病危的老婆临终见不到自己丈夫的最后一面。 可是,这些个人的牺牲,都像那只被炸毁的潜水艇一样,沉入海底。
《8 ½》——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8 ½》是一部充满天马行空想象力的电影。单单看着片名“8 ½”的含义,你就能知道导演费里尼的独创性。“8 ½”表示,这部电影是他执导的第八又二分一部片。“二分一”又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有一部电影是他跟另外一个导演一起合作拍摄的,所以“二分一”代表电影的另一半不是自己的作品的意思。 首先,这是一部试验性的电影,带着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味道。戏里的导演角色带着费里尼自传性色彩,讲述他面临创作上的瓶颈。我猜想,在1963年,这是很前卫的独创。但是,我觉得,虽然这种形式上的创举很重要,但是《8 ½》的精彩之处,反而在于它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导演的执导功力。 电影中,现实,梦境,想象和回忆 的空间是互相穿插,甚至混杂在一起的。有时候,现实里的人与情景带着夸张地色彩,不真实的感觉就像梦一般。然后,梦的发生是很突然的,电影并没有预先提醒主角已经睡觉了。又有时候,现实世界里出现了主角的幻觉或者回忆,让人不清楚到底是在什么空间了。这就让电影带着很魔幻的感觉。 另外,影片的千奇百怪的内容就让它充满了奇幻的色彩。比如人在天空中飞翔,被一个在海滩上的人钓着了。比如,跟自己的母亲接吻,下一秒这人物变成了自己的妻子。再加上,摄影的手法更加强了梦的感觉。像影片开始时镜头会突然停止在一个画面上,感觉就像照片。像对一个特写镜头先后移动,忽近忽远的感觉就很梦幻。 而有一场很长的戏,讲述的是主角跟身边的多位女人的故事。它或许是主角的幻像,或许是主角的梦境。但是,整场戏充满戏剧性。主角周旋在众多女人之间,镜头转换得很流畅。甚至于,各个角色不断地进出画面,动感十足。各个角色也不断地对话,唱歌或者表演夸张的肢体语言。然后,在丰富灯光和音乐的配合下,整场戏像节奏紧凑的戏剧一样。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导演的功力。这种执导工作还出现了不止一次。 还要提到影片的配乐。影片的格调是轻松而带点诙谐的。导演都用一些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曲子,除了带来了清新的感觉,也增加了影片的喜感。 可是,影片从一开始就没有表示说它只是喜剧。因为,戏里的一个人物,影评作家,不断地用很深奥的理论分析导演的作品。而,《8 ½》到底又有什么样的深奥主题呢?整部影片从头到尾都好像在游戏而已。但是,到了尾声,真正的思想出现了。戏里的导演不断地在寻找一个最完美的女人来当自己电影的主角。但是,这个女人的出现, 让他知道了自己其实不懂得爱。因为,他想拥有所有人的爱,而不能对一个对象专一。有点这样的意味:不能为一棵树放弃一座森林。而导演的妻子让他知道了,其实电影都是导演的谎言。因为,在电影中,他能够讲述一个完美的爱,并拥有它。实际现实里,他却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爱的男人。 我非常喜欢结尾。因为它就是整部电影的总结。戏里导演还没拍摄的影片被宣告取消。但是,在片场上,所有跟导演有关系的人物不论是否演员都出现了。大家手拉手一起绕着片场欢呼歌舞。是的,就是很轻松,很愉快,却又很梦幻的感觉。这个结尾,让我想到:戏确实如人生,因为影片的内容就是戏里导演现实的人生故事;而再进一步,人生却又如戏,因为所有的现实人物在电影被取消后才出现在戏幕背后,然后一起演一场戏。我想,这个主题,跟形式上现实与梦境的混合,正好配上了。现实和梦境,戏剧与人生,其实界限就是模糊的。
Posted in 电影/欧洲电影
Leave a comment
Hiroshima Mon Amour《广岛之恋》——不想记住,却害怕遗忘
这部发表于1959年的《广岛之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 形式上的前卫仍然是空前的。再加上,它的内容主题的震撼性和富争议性是令人吃惊的。所以,可以想象,它在当时一定产生了绝大的轰动。我在超过50年以后的今天观赏它,仍然觉得它在形式上是新颖的,在思想上是深刻的。《广岛之恋》绝对称得上是经典。它更被誉为法国新浪潮的开始。 影片的开头已经让人眼前一亮。两个肉体在雪花纷飞中纠缠在一起,然后穿插着一片战火摧毁下的废墟与人民百姓饱受残伤痛苦的片段。影片的这个开头长达十三分钟。视觉上以纪录片的形式在播放,可是听觉上却以诗一般的语言在进行独白和对话。这十三分钟已经让人惊叹不已。因为它结合了纪录片形式给与人的真实感,和诗歌文学形式给与人的抒情情绪。而这个语言形式上的运用也是充满力量的。一把女声在述说原子弹带来的灾难,一把男声却不断地在否定与质疑。这个冲突的对话,体现的正是这部电影的主题:记住与遗忘的矛盾。 首先,这两个主角的感情就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既是异国恋也是婚外恋。而且,两人其实都拥有美满的家庭生活。所以,电影并没有采取谴责的态度,就是很大胆的。电影甚至让这36小时的感情看起来真挚而诚实。反而是这段感情的不被所容让它浓烈地表现出了刺激和神秘的激情。战争何尝不是如此?原子弹的毁灭性是巨大的,可是它所带来的世界和平却是使它成为必要的。说到底,人性里是善良和邪恶参半的。婚外恋是自然真诚的情感,同时也是背叛性的。战争带给人类和平的同时,也给与了人类痛苦。换句话说,战争的灾难性出自于爱,不忠的恋情也是出自于爱。电影里,男女主角也确实有这么一段对话:女主角说我们或许直到死去都不能再相见(we’ll probably die, without seeing each other again.),男主角回答说是的,或许。除非,有一天,一场战争。( Yes, probably. Unless, perhaps, one day, a war.) 女主角在二战时期,也同样拥有了一段不被所容的感情,即与德国兵的恋爱。回到现时,她向男主角表述了自己这段甚至连自己现任丈夫也不晓得的恋情。她痛苦地回忆着自己失去爱人时的伤痛。她说自己甚至对世界已经失去了知觉。可是,时间流逝,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已经不太记得爱人的模样了。这就代表,她的伤口已经痊愈了,她的生命继续了,而死亡也依旧存在。可是,现时,她却挣扎着。因为,她害怕自己会忘记了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而同时,记住它却让自己如此苦楚。同样的,对于现时的这个情人,她也是害怕这只是短暂的瞬间,会被生活的巨大洪流所淹没。她害怕失去,却又不允许自己拥有。 战争给广岛的矛盾岂不是一样?它的灾难是无法被弥补的。人们身躯与心灵的创伤是无法复原的。这个剧痛,让人类深深地感受到了,并烙印在记忆里了。可是,日本,世界,必须遗忘这段灾难。因为只有抛弃了过去,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世界,才能继续往前走。 因此,影片最后,女主角对男主角说:“你就是广岛。”男主角对女主角说:“你就是Never。”个人的私情,升华成民族国家的豪情。而且,它被记住了。即使充满痛楚,充满悔恨,个人与集体都共同承受了,并一起记住了。
Posted in 电影/欧洲电影
Leave a comment
Persona《假面》——不可能不震撼的影片
虽然看过了三次,我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它。但是每次观看完了《假面》,我内心都有一股震撼。 先说到底什么部分让我无法完全掌握。就影片开始的部分,和中间部分(重复开始的部分),最后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互相呼应的,都是由一些非常简短的片段连接而成。它们都是非常富有张力和冲突性的画面,或是在色调上非常鲜明(最起始的部分,两个发亮的东西),或是一些非常引人注目的动作或事物(穿上鬼服装的小孩,一个阳具,宰杀一只绵羊)。如果说,这个奇怪的部分只出现于前和尾,那还可以说是只是导演想要创新,在形式上玩弄一下的技巧而已。但是,影片中部,当其中一个女主角突然受伤时,也就是情节上来到一个高潮时,电影突然间像发生故障一样中断,然后重复了开始部分的那些段片段。然后,当电影继续播放时,女主角却没有受伤了,像之前的情节被取消了一样。我很坦白地说,我无法了解这三组片段的意义。但是,它们确实让我感受到了很强烈的画面冲突和不协调。或许,这就是导演想要达到的效果。 除了以上所说到的,形式上的怪异性之外,这部电影在思想主题上也是很具哲理性的。电影让两个女主角,没有化妆上阵,很多时间都拍脸部特写或大特写。而她们却真的让《假面》生色了不少。当然,这还要归功于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拍摄手法,还有编剧(也是导演)处理对白的技巧高超。一个好的导演和编剧写作,加上两个卓越的女演员,就成就了这部探索生命的苦难和对人性的绝望的电影。 Elisabet是个成功的女演员。可是有一天,在片场,她像着了魔一样地,突然沉静下来,不再说话,不再演戏。她的脸常常出现的是疑惑,焦虑,忧愁的表情。但同时,也是异常冷漠,旁观,保持距离的姿态。相对于Elisabet的是Alma,一个年轻的女护士。她拥有一张纯洁,单纯的脸。她象征着希望和无辜。到底Elisabet犯了什么病?医生说的这句话就是解答:The hopeless dream of being. Not seeming, but being. Elisabet突然间发现生命是痛苦的,没有希望的。她挣扎在扮演社会所赋予她的角色和自己内心的本性之间,所以她决定拒绝担任任何角色。只要不动,也不说,就不用带上假面具,不用违背自己内心的愿望。不用为真正的自己和别人期望的自己之间的挣扎而苦恼。年轻的Alma没有这么复杂的内心苦闷。她阅读到了这段短文:The anxiety we carry with us, all our broken dreams, the inexplicable cruelty, the fear of death, the painful insight into our earthly condition have worn out our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电影/欧洲电影
Leave a comment
Amélie《天使爱美丽》 ——巧思处处
没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但却处处充满了富创意的巧思,这就是《天使爱美丽》。 电影开始,故事介绍了我们的女主角,爱美丽。 她头脑古灵精怪,而且在平凡生活里就是能够找到许多小小的玩意,而自得其乐。但是,如果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主角(即使很漂亮可人),电影就没有故事了。所以,故事要开始发展了。我们的女主角,作除了头脑爱捣蛋以外,却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她看见了许多忧愁郁闷的人,也看见了令人讨厌的家伙。所以,她动起脑筋来,想办法改变自己周围的世界了。她变成了一个隐形的天使,守护在不快乐的亲朋好友身边;也化身魔王,教训惩罚可恶的坏蛋。 不论是天使还是魔王,这个爱美丽都用了心思扮演自己的角色。比如,为了让足不出户的老人观赏到世界的美好,她录制了一些短暂的电视片段给他。里面有大伙儿踏着脚车追一匹马,有跛脚的老汉快活地舞动,婴孩在水底学会游泳等等。再比如,为了鼓励甘于平庸的父亲出外闯闯,她偷窃了他心爱的玩偶,让玩偶在世界各地拍照片,然后寄回来给父亲,意思是说玩偶也旅游去了。她的各种奇思妙想的用意都很简单,就是要让身边的发觉,世界可以是精彩的,生活可以是有希望的,生命可以是有意义的。 但是,电影不满足于就这个内容。故事再继续发展了。我们的女主角发现了一个跟他一样的男生。他们都爱做一般人觉得无聊的玩意,比如收集别人丢弃的照片,然后幻想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丢弃了同样的照片。而他们之间从巧遇到相识,是一条崎岖却好玩的过程。爱美丽用尽各种小点子,让他在寻找她的过程中认识到她也是一个天真爱玩的女孩。爱美丽用了自己的独特而有创意的方式去示爱。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从这个过程里,除了体会到逗趣而幽默的点子之外,也认识到了他们都是热爱生命,懂得用心体会生活的年轻人。就像爱美丽也很喜欢的一个小伙子(蔬果店的小伙计)一样,他用诗意的方式在对待他贩卖的蔬果,觉得它们都是可爱而有生命似的。 电影里的色调都是鲜艳而夺目的。镜头角度也是特别讲究地看起来很具特色的。就连配乐,也是欢快而动听的。是的,整部电影都充满了阳光气息。 观赏完毕,作为观众的你,是否会觉得,原来生活可以过得这么平凡却又充满乐趣的呢?我想,是否接受到电影的这点讯息,问题是在于,我们是否被我们的女主角感动到了。那,她是个怎样的女孩呢?答案是:她,用天真善良的眼睛看世界,用细腻敏感的心灵体会生活,和用富创意的想象力想象生命。
Posted in 电影/欧洲电影
Leave a comment
《雾中风景》——寻找父亲,寻找意义
我真的不能肯定,我是看懂了这部电影与否。安哲罗普洛斯(Theodoros Angelopoulos)的电影,我看了三部,都很费劲。它们的难懂并不在于逻辑结构上的复杂,所以我们无法用分析,整理来理清电影的脉络。这个希腊导演的电影充满了象征符号,神秘寓意,只有通过直觉感知才能领略它们的涵义。对这类的电影风格,我看得不多,所以很没有把握。但是,就直抒自己观看后的感受,也是无妨的,不是吗? 我把《雾中风景》看成是一部关于人生意义,命运思考的追寻作为主题的电影。电影中的姐弟说是要寻找自己的父亲。其实,电影开头,那段著名的圣经段落(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darkness, and then there was light . And the light was divided from the darkness.) 就暗示了这部电影里的宗教含义。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可是父亲的形象不断出现在梦里,象征着上帝神圣,神秘,崇高的地位。给不知身在何处的父亲写信,就像祷告一样。整部电影就在描述这对姐弟踏上寻找的路程,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其实就是追寻上帝,思索人生意义的路程。 然而,上帝就像一只大手,操纵着人类的命运。这个寓意在电影里出现了。一只白色塑像大手,从海底浮出海面,后来被直升机吊着飞走。上帝的大手决定了人类的一切,渺小的个人只能接受。这对姐弟对命运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力。因此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他们尝尽了人生的悲苦。被驱赶出火车,徒步于大雨滂沱下,饿肚子讨吃,还有姐姐甚至被强奸了。寻找天父,其实就是寻找天堂,路途是艰苦的。电影中的配乐,总在悲剧情景时响起,加强了影片的悲哀情绪感染力。 有一幕,姐弟在茫茫白雪里,目睹一只受尽蹂躏的马倒在雪地上挣扎。弟弟都心酸得哭了起来,可是背后喜气洋洋的婚礼正在进行中,象征着人间的欢喜与悲苦是同时存在的,而且谁也无法改变。又一幕,在舞巴里,大家在狂欢,姐姐却冷静地穿梭在热闹的人群里,像遨游于人世悲欢一样。还有,有一场下雪的场景,和一场升旗的场景,所有的人都停顿了,似乎只有姐弟两人是活着的。这两场戏都比喻着,外在环境是一个舞台,这对姐弟只是路过,是过客。 最终,姐弟俩找到了雾中的一颗大树。没有父亲,也没有上帝。我的理解是,导演想突破宗教的框框,将天堂的含义扩大。这个景,曾经出现过,正是小男孩拿着的那个白色底片里的画面。即使你不是基督教徒,你也可以达到这个天堂,因为它象征理想,光明。也因此,寻找父亲,上帝的过程,变成了寻找生命终极意义的过程。 虽然很没有把握,但是我觉得我的观后感受还是很能自圆其说的。这不就对了吗?鉴赏本来就是一种再创造。
Posted in 电影/欧洲电影
Leave a comment
Cinema Paradiso《天堂电影院》——剩下回忆
爱来临前,期盼的心偶得偶失,即喜悦又苦涩。爱到来时,获宠的心忽上忽下,即兴奋又雀跃。爱过去时,回首的心还隐还显,即甜蜜又苦楚。《天堂电影院》就是这么一部关于爱的电影。而不管爱正在进行中还是爱已成往事,它最终会剩下回忆,这就是《天堂电影院》的主题。 电影前半部分是男主角的童年回忆。穿插着这部分时光的就是一个小男孩与一个老人家之间的友情。谁在孩童时不快乐,不调皮。电影的这个部分洋溢着欢乐与诙谐的气氛。但是,在欢笑中,小男孩心里带有一丝的悲伤,那就是残酷战争带走自己的父亲。电影在接下来的¼部分讲的是一段爱情故事。他们爱得那么缠绵,那么悱恻。可是,突然间不告而别,毫无准备下,这段爱情结束了。多年后,男主角重新拾起记忆时,心里仍隐隐作痛。电影最后¼部分讲的仍然是小孩与老人之间的感情。说他们像好友,其实他们更像父子。老人家对男孩付出的爱,那么严苛却又那么慈祥。贯穿整部电影的就是爱,不论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即使获得了爱让人幸福,失去爱时却让人痛苦。 幸亏我们有电影,它是一种保存爱的形式。就像电影里的世界一样,电影院里映出人生百态:有人看得津津有味,有人却睡大觉,更有人热烈做爱。爱情结束了,可是当初爱人的倩影保存下来了,永远青春,永远美丽。老人逝世了,可是他给男孩的爱通过一卷珍藏的影片留在了人世。当电影院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被摧毁时,我们听见了那位疯人的喃喃自语:“广场是我的,广场是我的。”,似乎讲的就是大家的心声:电影院永远存留在记忆里。 不得不提起这部电影里的配乐。它们全都是由Ennio Morricone 作的。它们有的时候让我们觉得爱那么缠绵热烈,有时候又让我们觉得爱那么轻松幽默,有时候却又让我们觉得爱那么无奈苦涩。但是,这不就是人生吗?
Posted in 电影/欧洲电影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