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 电影/理论讨论 (8)
- 电影/电影知识 (10)
- 电影/美英电影 (66)
- 电影/观后感想 (163)
- 电影/连续剧 (9)
- 电影/南美电影 (2)
- 电影/卡通类型 (11)
- 电影/大马电影 (3)
- 电影/情节摘要 (242)
- 电影/日韩电影 (11)
- 电影/欧洲电影 (13)
- 电影/歌舞电影 (5)
- 电影/中文电影 (24)
- 电影/中东电影 (1)
- 通告 (6)
- 阅读/电影剧本 (3)
- 阅读/网络课程 (9)
- 阅读/阅读笔记 (642)
- 表演/现场演出 (5)
- Uncategorized (19)
- 写作/生活随感 (21)
- 写作/生活小抒情 (182)
- 写作/老之将至(专栏) (35)
- 写作/偶发小胡思 (43)
- 写作/文学创作 (80)
- 写作/旅游小记录 (72)
- 写作/游戏小虚构 (28)
Archives
Blogroll
Category Archives: 电影/观后感想
苏州河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不露脸的摄影者遇上一个在酒吧当美人鱼(舞者),名叫美美的女孩。两人相恋。美美常问他,如果自己不见了,他会来找自己吗?原来有一个男孩,名叫马达,一直在找一个名叫牡丹的女孩。马达与牡丹的故事是,牡丹爱上马达,马达却利用这段关系,绑架牡丹跟她父亲要赎金。牡丹一气之下,跳进苏州河里,从此失踪。后来,马达碰上了美美就一直缠着她,因为她长得跟牡丹一模一样。故事先讲到这里。这部电影似乎在玩弄一些后现代技巧,让人觉得不露脸的摄影者似乎在讲一个虚构的故事:关于牡丹和马达的故事或许是从美美口中听来,或许是摄影者自己的幻想而已。接着讲故事。后来,马达竟然找到了真正的牡丹,两人喝醉酒掉进苏州河死了。不露脸的摄影者和美美都来看到了牡丹和马达的样子。果然,美美就长得像牡丹一样。这么一来,确实是有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美美不是牡丹,牡丹也不是虚构的。 原本以为电影在探讨一些虚与实之间的主题。可是,最后发现却没有这么一回事。似乎主题变成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美美被牡丹与马达的故事感动,后来也失踪了,要摄影者去找她。那就奇怪了。首先,为何让摄影者不露脸呢?接着,为何暗示美美就是牡丹呢? 我想,如果我是编剧,我会做一些改动。我不会让摄影者不露脸,反而让牡丹不露脸。然后,让美美和牡丹有相似的地方但不是一模一样,比如眼神一样,或者身上有同样的刺青。结局是,马达跟美美掉进苏州河死了,而摄影者去找美美,美美留下了字条要他找她,美美失踪了。这样,观众就无法确认,到底美美和牡丹是否同一人,或者牡丹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这样,电影才能真的探讨虚与实的主题。这样才会让观众能玩味,到底关于牡丹跟马达的故事是真实的,还是美美幻想出来的,还是摄影者听了美美的话虚构出来的,还是就是摄影者跟美美的爱情故事。 如果导演一开始就想讲一个实在的爱情故事,那就不该误导观众。我怀疑,导演想要玩弄一些后现代的技巧,却不懂得如何收尾,就把换了主题。太可惜了。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The Guilty
一个控制欲过强的接听紧急电话的警员破案的故事。 电影才85分钟。而且,画面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个接听紧急电话的房间。可是,导演有办法让观众一直追看。完全靠的是通过声音传达的情节张力。导演完全让观众自己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力,补充看不到的画面的空隙。就是这一点,才让这部电影如此杰出。 电影里只有一个演员。但是,另外有五把声音。随着情节的进展,我们的脑中有了五把声音的人物形象。也随着案件的发展,一个故事的背景和网络在我们的脑中形成,其中包括了唯一男演员本身的故事。更难得的是,情节的发展还峰回路转,在尾部来一个大转折;而男演员的个人背景也跟情节接上了。既随着男演员努力破案的过程中,观众也看到了他的个性与缺点。到最后,两条线一起爆发,也连接了。 虽然片长比较短,但非常紧凑,情绪一直被调动起来。没有过多的装饰,形式非常简单,这样的电影靠的就是创意。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我不是药王
这是一部跟中国当今社会有密切关系的电影,探讨的是中国昂贵的医药。也因此,这部电影在中国大卖,也得到很大的反响。就这点社会性来说,《我不是药王》是有意义的。但是,就影片的艺术性来说,还是有点欠缺的。 最大的缺点就是人物扁平。先说电影里的坏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制药大集团的大老板,另一个是负责查案警员的上司。两个坏人都完全是邪恶的。我觉得,尤其警员上司的角色可以更丰满一点,可以增加一点法律与人情的冲突。可惜,这两个人物都完全站到了人民群众的反面。 接下来说说电影里的英雄,勇哥。这个人物在电影中段突然来了一个突变,这很没说服力。电影前半部展示他作为一个潦倒的生意人,即使刚赚到钱时,也表现得像一个跋扈的暴发户。可是,当他们这伙人解散以后,他独自开了缝衣厂后,为人突然变得谦虚而温和。尤其在小吕自杀身亡以后,他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顶着光环的英雄。说到底,影片还是摆脱不了保守的黑白二分的肤浅准则。 当勇哥因害怕坐牢而放弃了药的代理权时,这时是最能体现人性复杂性的时候。可惜,电影只以伙伴们失望,纷纷离开的煽情戏带过。一年后,在小吕的葬礼上,那些病患带着责备的眼光看勇哥,也很难让人理解。勇哥也是个普通百姓,有自己的儿子,有自己的事业。如果电影在这时多刻画勇哥自私但合理的心理挣扎的话,人物就饱满起来了。 我不禁猜测,导演是为了市场,才拍摄了一部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电影。中国观众还是喜欢传统的英雄人物,喜欢批判传统的坏角色。中国观众不能接受人物身上既有善良美好的一面,也有自私黑暗的一面。我想,即使现实中,真存在勇哥这样的英雄,和药厂老板这样的奸商,但在电影中中,也应该塑造出更丰满更复杂的角色,才能凸显出真实的人性。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While We’re Young
这部电影分成前后半部两部分。 前半部的故事:Josh和Cornelia是一对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妻。结婚多年后,他们已经失去激情,生活得平淡安稳。他们曾经尝试要小孩,但失败多次后,决定不要了。两人有一对夫妻好友,刚生了一个女婴。很快他们发现,自己跟好友之间的话题和社交圈子逐渐远离。这时,Josh和Cornelia认识了一对年轻的夫妻,Jamie和Darby。年轻夫妻喜爱刺激,喜欢尝试新鲜得玩意儿。Josh和Cornelia的生活因此泛起了涟漪。 后半部的故事:Josh是一个纪录片导演。他曾经拍了一部叫座的纪录片。目前他还在拍摄一部纪录片,而已经十年了,还没完成。Cornelia的父亲也是个知名的纪录片导演。可是Josh和岳父的关系并不友好。Jamie正是在Josh的讲座会上主动来结识他的。后来,Jamie有了一个纪录片的点子,Josh主动帮忙。Jamie也通过Josh认识了他的岳父。Jamie的片子备受好评。这时,Josh发现自己被Jamie利用。更糟糕的是,Josh发现Jamie制造假象,违反了纪律片的准则和精神。可是,大家都说,Jamie的片子还是很好。 我们看到,电影前半部分的主题是中年人危机;后半部分的主题却牵涉到纪录片的拍摄道德。我觉得,如果把这部电影拍成两部电影,或许会更恰当。导演如何让两个主题衔接呢?故事结尾时,Josh虽然觉得自己被Jamie出卖了,但他自我反省,发现自己因年老了,因此妒忌年轻的Jamie。似乎这样的自我反省,就把纪录片道德问题掩盖了。我觉得这样很牵强。尤其,尾声时,Cornelia在杂志上看到Jamie的访谈,显然他已经成名了。Josh已经释怀,说Jamie并不邪恶,只是年轻。把有野心而没有职业道德归咎于年轻无知或轻狂,也缺少说服力。 无可否认,影片里对中年人的内心,挖掘得很细腻。导演对人情世故有很敏感得触觉。可惜,为了让电影更富有戏剧张力,导演在电影后半部迎进了另一个主题。结果,两头不到岸。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East of Eden
刚好我正在构思写一篇改编自圣经的小说,就看到了这部电影。 电影录取了Abel和Cain两兄弟的故事。圣经中,上帝宠爱Abel,Cain妒忌。结果,Cain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而被放逐。电影中,James Dean饰演的弟弟也是跟哥哥争宠。电影也让两兄弟的个性更丰富:哥哥保守乖巧憨厚,弟弟狂野叛逆机灵。电影中,哥哥最终没有被杀害,但自愿上战场,等同于凶多吉少。 我从电影中学到的是,不能只是单纯改编或反讽,必须有一个新主题,为旧题材增加一点新意。跟圣经不一样的是,电影中的弟弟更被同情和被赞许。电影的结尾让弟弟最终得到父亲的爱,就是一个新意。尤其,电影肯定了弟弟因为战争而赚取钱财,对保守的宗教来说,是一个突破。 不过,电影有点处理得不好。电影中没有直接延用圣经中得名字。Abel被改成Aron,Cain被改成Caleb。其实,有一个片段是弟弟向母亲说,他和哥哥得名字都取自圣经。这就是很明显得暗示了。当弟弟跟哥哥吵架了以后,父亲问弟弟关于哥哥的情况,弟弟说了圣经中很著名的一句话:Am I my brother’s keeper?这句话在这里用得很恰当。可是,后来,警官当着弟弟的面,直接引用圣经中Cain和Abel的段落,就显得过分而多余了。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24 Frames
这是前年去世的伊朗导演,Abbas Kiarostami最后的作品。这是一部实验性的电影。概念很简单,就是尝试延长一个摄影画面(一个瞬间)。24个固定镜头,个别5分钟左右的“短电影”产生了。 虽然很短,但每个5分钟都很精彩,真像精炼短小的电影。像电影一样,每个5分钟都有个故事背景:茫茫白雪中下着雪;海岸边此起彼伏的海浪拍岸;一扇窗外一个树在风中婆娑。没错,大部分都是动态的。这样才使得画面丰富。 然后,就是故事主角出场:是一群鹿从左边跑向右边,然后有一只停下,回头望;一只海鸥停留在右边,接着两只海鸥停留在左边;画面中央一个洞穴的洞口刚还看到两只狮子;几个站在栏杆边只有背影的固定的人,路人从左走向右或反之。 再接着,是故事的发展:(举一个我很喜欢的片段)一扇窗被遮了一半,窗帘上有一个影子,是一只白鸽。在五分钟内,当阳光退去时,影子也变浅;当阳光又回来时,影子也活起来了。没被窗帘遮住的下半扇窗,可以偶尔看到一两只小鸟跳跃而过。 最终,总会有结局:海浪越来越大,最终拍打到躺着的牛,它起身离去;本来只有一只海鸥在哀悼自己的同伴,几分钟后,一大群海鸥回到岸边来,在空中飞舞;(这是最后一部)窗户外的天空逐渐亮起来,室内的电脑屏幕也唱完了一首歌曲。 或许,这些画面听似很简单而沉闷,其实不然。阿巴斯很会构图,每个画面都很赏心悦目。由于对摄影有一点的认识,就知道这些短短5分钟的小电影都必须付出很大的精力与等待。比如说得等天空的云朵的变化;得等动物的移动;得等阳光的忽而照射忽而隐去。看似简单的5分钟,其实是非常难得的捕抓。这无疑是我近期最喜爱的一部电影了。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Spider man: Into the Spider-Verse
Marvel已经有好多电影了,为何还要发行一部蜘蛛侠卡通片?(而且真人版蜘蛛侠也蛮受欢迎的)如果没有独特性,真是多此一举。看完后,松了一口气。确实很好。 故事情节很一般:一个少年,巧合下被蜘蛛咬了一口,得到了超能力,却不懂得控制,面对人生低谷,但在最后关头开窍了,成了独当一面的新蜘蛛侠。我比较满意的是,少年的人际关系网复杂,有父亲、叔叔、老师(中年蜘蛛侠)、朋友(少女蜘蛛侠),但故事主轴非常清晰,没有被分岔出去的枝节搞混。但比较不满意的是,总是要把所有人牵扯到故事主轴来,像关系最密切的叔叔竟然是坏蛋的打手,还有自己在学校的唯一朋友竟然也是一个蜘蛛侠(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中)。 但是,最让人吃惊的是,电影中出现的时空重叠的混乱场面,呈现得充满幻想力与创造力。尤其最后一部分,蜘蛛侠还得在重叠的时空中跟坏蛋搏斗。这样的动作场面,如果拍摄成真人版电影,一定得大费周章了。也因此,卡通版的蜘蛛侠,展现了绘画上的优势。 总的来说,这不是一部多此一举的蜘蛛侠电影。但是,介绍了新的蜘蛛侠,以后的Avengers和蜘蛛侠真人版电影,会如何处理旧的蜘蛛侠呢?还是,新的蜘蛛侠只能有卡通版?拭目以待吧。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有些作品,有个非常突出的点子,或许是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或许是一个转折。像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开头。我特别妒忌这些创作者,为何他们能有这样的灵光? 一个妇女,有一天驾车经过路边三个废置的广告牌,突然有个想法。没多久,三个前后排列的路牌呈现了三句话:“RAPED WHILE DYING”,”STILL NO ARRESTS?”和最后的”HOW COME, CHIEF WILLOUGHBY?” 电影的前半部就围绕这三个广告牌,铺成背景。而作者继续展现他的功力,让情节里有两个违反一般常态的状况:一,被责问的警官并非坏警察,反而是一个受下属和市民爱戴的好警察。再加上警官竟然是个癌症末期患者。这打破了一贯的一个受人厌恶,一个受人同情的对峙的张力。但,双方都惹观众同情,反而增加了复杂性。二,受害者是妇女的女儿。其实,两母女的关系非常恶劣。这打破了一贯的一对好关系招来横祸的张力。跟前面一个情况相同,母女关系紧张,反而让观众不知道是否同情还是厌恶。以上两个饭常态的故事背景,让人非常期待,情节会如何发展。 就在电影的中段,来了一个意料不到的大转折:患癌症的警官自杀了。 这部电影的后半部没有前半部那么精彩,但也算完成得没有瑕疵了。但是,整部电影就缺少了“自然干净的线条”。什么意思呢?就是太多没有必要的枝节(比如妇女跟前夫的关系,前夫的新恋情)。还有就是尝试把所有的线条都牵连在一起,反而有点牵强了(比如起火烧广告牌的是前夫)。 幸亏,最终杀手逍遥法外。这才弥补了太牵强的缺陷。当观众以为,杀手这么巧就被另一名警察偶遇了的时候,剧情一个急转弯,说搞错了。这才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就是这么奇怪,电影是虚构的,可以发生任何事情。但,有的时候,太多的偶然性,会让观众觉得,失去了真实性。电影让这条线悬着,增加了未决的因素,反而更接近真实世界了。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