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 电影/理论讨论 (8)
- 电影/电影知识 (10)
- 电影/美英电影 (66)
- 电影/观后感想 (163)
- 电影/连续剧 (9)
- 电影/南美电影 (2)
- 电影/卡通类型 (11)
- 电影/大马电影 (3)
- 电影/情节摘要 (242)
- 电影/日韩电影 (11)
- 电影/欧洲电影 (13)
- 电影/歌舞电影 (5)
- 电影/中文电影 (24)
- 电影/中东电影 (1)
- 通告 (6)
- 阅读/电影剧本 (3)
- 阅读/网络课程 (9)
- 阅读/阅读笔记 (652)
- 表演/现场演出 (5)
- Uncategorized (19)
- 写作/生活随感 (21)
- 写作/生活小抒情 (182)
- 写作/老之将至(专栏) (35)
- 写作/偶发小胡思 (43)
- 写作/文学创作 (81)
- 写作/旅游小记录 (72)
- 写作/游戏小虚构 (28)
Archives
Blogroll
Category Archives: 阅读/阅读笔记
《聲聲慢》
黃薈如著;南方大學學院/馬華文學舘;2023年8月 1,我喜歡薈如的古靈精怪。尤其《過期罐頭》、《貞子的穿越》、《荒蕪的意志》裏那個調皮又有點無賴的薈如。 2,那個稚氣的薈如,在《有路》、《加拉巴勇士》、《過敏》也是想出其不意的嚇我們一跳的。(只是,過敏這個病症,是免疫系統過強,加强免疫系統只會惡化病情。唯一的治療,真的是與過敏原隔絕。) 3,薈如也有要認真講故事的時候。《行板如烟》、《夕陽之歌》、《山神的詛咒》少了驚喜。我知道,她用心、認真的雕塑細節。我贊許因那是必要的,但不喜歡因還沒抵達。 4,倒是那些最早期的《寂寞果實》、《逃亡》、《尋尋覓覓》,短小卻充滿靈光。而《刻石》正是把靈光和細節雕塑融合得最棒的一篇。 5,我期待薈如慢慢寫,也慢慢玩。繼續尋尋覓覓。我愿孩子繼續撒野。我也祝福孩子成長、茁壯,但還是一個頑童。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Leave a comment
《超級記憶力訓練法》
劉志華著;中國紡織出版社2017-09-01 1,351351六步復習時間法。當我們對資料形成有效的記憶后,在3小時之内必須不翻書復習一遍,5小時之内再復習一遍,10小時之内再復習一遍,3天之内再復習一遍,5天之内再復習一遍,10天之内再復習最後一遍。經過這6次復習后,就形成了長期記憶。 2,增强記憶和思維能力的三大黃金思維模式:1,善用圖像;2,善用比喻;3,善於建立聯係。 3,聯想發散能力的三個關鍵要點:1,誇大誇張;2,生動鮮明;3,詼諧有趣。 4,注意力訓練方法:1,固點凝視法;2,靜坐冥想法;3,舒爾特方格法。 5,構建聯想能力的三種模式:1,連結;2,轉結;3,跳躍。 6,鏈式記憶:1,鏈式環扣法;2,鏈式串聯法。 7,不管遇到形象材料還是抽象材料,都進行轉換。 8,抽象材料的轉換:1,找代表物;2,運用諧音;3;字面展開;4,場景想象。 9,鏈式串聯記憶法:1,五官并用;2,組成故事;3,復述還原。 10,信箱記憶法:1,設立的信箱一定要是實際的物品及地點等;2,設立的心想要按照一定的順序;3,信箱采用鏈式記憶或者串聯在記憶資料的面前,這樣的好處是快速找到信箱裏面裝載的資料。 11,身體信箱;生肖信箱;人物信箱。 12,縮編記憶法:1,通讀資料;2,找出代表;3,轉化組合;4,復習還原。 13,縮編法創意歌訣。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Leave a comment
《游隼》
J.A.貝克著;李斯本譯;北京日報出版社;2023-01-01 1,我覺得很好讀,但是我説不出好在哪裏。 2,我自信自己的鑒賞能力。即使不能像小説一樣,分析結構、情節、對白等技巧,我還是能感受到這寫文字是美的。 3,大概這就是我的文字缺少的。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Leave a comment
《學會提問》
尼爾.布朗 斯圖爾特.基礎利著;吳禮敬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01-01 1,作爲批判性思考者,你的目的就是不斷追求更好的結論、更好的信念,以及更好的決定。 2,我們最常見的傾向就是只願聼那些價值觀傾向和我們相似的人的話,這需要我們下大力氣去抵制。我們必須要與這種傾向作鬥爭。 3,任何下決心死抱自己的結論不放手的人,都有可能找到許多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是,這種論證方式被稱爲“操縱型論證”(managed reasoning),意思就是說這種論證方式經過事先挑選,以便達成某個特定結論。 4,,如果我們只評判結論,卻對論證過程不聞不問,那我們就會非理性地堅持自己在論辯或文章中所持的結論,進而對那些與我們觀點一致的結論馬上青睞有加。而如果我們想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觀點,那就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和一份好奇心,即使有人的觀點我們目前還不能認同,我們也要細細琢磨他的理由。 5,干擾批判性思維的障礙: a,正確提問帶給人的不快。 b,思考過快 所謂慢思考,就是使用我們的大腦來吸收和理性評估別人説過的話。如果必須要用兩個字來概括本書(《快思慢想》)傳遞的信息,那就是在你思考大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放慢”。 c,刻板印象 要成爲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我們就要成爲充滿好奇心和開放心態的表率,而刻板印象會阻斷我們的道路,不讓我們仔細考慮別人所説的話。它總是早早關閉我們的思路,導致我們忽略有價值的信息。 d,背叛我們的思維習慣 i,所謂“暈輪效應”(halo effect),是指我們通常會先認識一個人身上所具有的積極或消極方面的特徵,然後就把這些特徵和這個人的其他一切都聯係起來。 ii,信念固著。這種在個人信念上堅持不改或絕不言棄的傾向是批判性思維的一個巨大障礙。它使我們從一開始就心存偏見,不願更改,之偏愛子當前的觀點和結論。 我們最大的偏見可能正是:認爲只有我們自己沒有偏見,而那些和我們意見不同的人都心懷偏見! iii,所謂可得性啓發(availability heuristic),指的是我們反復使用的心理捷徑,即只根據我們手邊最容易獲得的信息來形成結論。 iv,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作爲我們思維基礎的最容易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我們最新看到的那部分信息。 v,答非所問。對於一個批判性思考者來説,關鍵在於只要有人給出一個驢唇不對馬嘴的答案,這種行爲馬上就會將大家的注意力從開始討論問題上引開。然後,它開始引出另一場全新的討論。 vi,自我中心。我們縂覺得自己的經歷、自己的觀點、自己的需求排在第一位,世界圍著它們轉,或者說至少應該圍著它們轉才好。 vii,一廂情願。 一廂情願的思維之所以會如影隨形,是因爲我們慣於否認的思維模式常常出現。我們不知不覺地與事實抗爭,竭力在冷冰冰的現實之外强化我們對升平世界的幻想。 在强大需求的敺動下,任何對人生的隨機性或偶發性的信念都讓人覺得難以接受並被抛到一邊;與之相反,奇跡式的因果關係則帶給人希望。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Leave a comment
《木偶奇遇記》
卡洛.科洛迪著;祝本雄譯;譯林出版社;2017-07-01 1,整部小説像沒有構思好的作品一樣。即使是歷險的過程,也不應該讓結構鬆散而沒有主題一樣亂走。 2,真無趣的兒童小説。作者只想告訴讀者:要聽話。可是,爲什麽要聽話要上學,要聽話要吃藥,要聽話不可以説謊,又沒有真實而可信的理由。完全因爲真實世界太複雜,用兒童的視角沒有辦法説清楚。於是,就變成了,不聽話,就會遇上壞人,會發生坏的事,就會後悔莫及。應該上學因爲有了知識才能有沒有的將來,應該吃藥因爲吃了藥才能病好。至於説謊,其實是最難説清楚的,因爲真實世界不可能沒有謊言。 3,兒童不明白複雜的真實世界。可是,兒童文學應該用虛構,把複雜的道理用情節、用畫面、用詩意呈現給兒童。但是,因爲複雜,就用簡單、膚淺的教條來取代,這就不可能成爲好的文學作品。這跟成人自己做不到卻要求兒童做到一樣,沒有説服力,甚至蠻橫無理。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Leave a comment
《自控力》
凱利。麥格尼格爾著;王琴卉譯;印刷工業出版社;2012-08-01 1,如果說真的有自控力秘訣,那麽從科學的角度來説確實有一個,那就是集中注意力。當你作出決定的時候,你需要訓練自己的大腦,讓它意識到這一點,而不是讓它自行其是。你需要意識到,你是如何允許自己拖延的,你是如何用善行來證明自己放縱是合理的。你也需要意識到,獎勵的承諾并非縂能兌現;未來的你不是超級英雄,也不是陌生人。你需要看清,自己身處的世界,無論是銷售陷阱,還是社會認同,都在影響你的行爲。當你的注意力即將分散的時候,或許你即將向誘惑投降的時候,你需要靜下心來,弄清自己的欲望。你需要記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什麽才能真的讓你更快樂。“自我意識”能幫你剋服困難,實現最重要的目標。這就是我能想到的對“意志力”最恰儅的定義。 2,想獲得一個冷靜明智的頭腦,我們就需要在所有誘惑面前安排10分鐘的等待時間。如果10分鐘后你仍舊想要,你就可以擁有它。但在10分鐘之内,你一定時刻想著長遠的獎勵,以此抵抗誘惑。如果可以的話,你也可以創造一些物理上(或視覺上)的距離。 3,不要抑制想法,接受它的存在,但不要相信它。你要接受的想法是:這些想法總是來來去去,你無法控制會出現什麽想法,但你不必接受它的内容。換言之,你可以對自己說:“好吧,那種想法又來了,又得心煩。不過,這就是思維的運作方式,它並不一定意味著什麽。” 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心靈的平靜和足夠的控制力,我們就需要認識到,控制自己的思想是件不可能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相信什麽,選擇自己要做什麽。 4,當我們面對意志力挑戰過於强大時,我們很容易給自己下這樣的結論—-我是個軟弱、懶惰、毫無意志力的廢物。但通常的情形是,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并未處於自控狀態。當我們處在慢性壓力中時,迎接意志力挑戰的是最衝動的自己。想要贏得意志力狀態,用能量去自控,而不是自衛。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從壓力中恢復過來,保證有能量做最好的自己。 5,出人意料的是,增强責任感不是罪惡感,而是自我諒解。研究人員發現,在個人挫折面前,持自我同情態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評態度的人更願意承擔責任。他們也更願意接受別人的反饋和建議,更可能從這種經歷中學到東西。 儅我們遭遇挫折時(這種情況是難以避免的),我們需要原諒曾經的失敗,不要把它們作爲屈服或放棄的藉口。想要增强自控力,自我同情比自我打擊有效得多。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Leave a comment
《文字燒》
翁菀君著;有人出版社;2018年6月 1,我更喜歡最後部分的極短篇。因爲每篇短小,主題卻很鮮明,情感比較清晰直接。作者的文字功力也很棒。 2,這終究是一本散文集。我還是很喜歡作者關於飲食的文字。有很多很獨到的感受,用很獨特的視角,傾訴作者的情感。比如:“不夠深刻的悲傷和快樂,活著只有七分,像喝下不鹹不淡的白粥。”,“在一日之始,在午餐和晚餐之間,不想太多又不能太少的欲望,偏偏一份簡單的三明治剛剛好。”,“小小一片餅皮原來自有容量,根本無法一次包攬所有未經挑揀的任性與莽撞。” 3,但是,作者敏感而常常自我衝突的個性,字裏行間顯露無疑。比如《炒飯與鄉愁》。在台灣吃炒飯解鄉愁,回到家鄉又思念台灣的炒飯。何不在台灣享嘗試融入台灣炒飯,回到馬來西亞就享回歸固有的本地味道?作者散文中,常常有莫名的憂愁和焦慮,常常處在錯的地方、錯的時間、錯的情緒。説白了,就是不懂得活在當下,珍惜擁有。這樣的錯位,矛盾的情感,是帶來很多寫作的衝動。但是,生活得快樂嗎? 4,我想,歸根到底,散文是情感的抒發。而人的情緒常常是短暫善變,也矛盾模糊的。但是,寫作還是可以是理性的事。也就是給自己厘清混亂的思緒,給自己明確的目標。這樣,散文就變成了情感的答案了。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Leave a comment
《我在美國當精神科醫生》
楊伊德著;微信讀書聯合出版;2023-12-15 1,跟《無國界醫療實錄:援非醫生真實手記》相比,這本沒有標榜“真實手記”反而在前言中説明了故事有參雜了自己的虛構,反而更可信。 2,説服人的是作者的態度。援非醫生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帶著訓教的口吻説故事。可這個美國醫生訴説故事時,讓人覺得更客觀。他甚至承認,病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這樣坦白的表態,其實比不自覺的高姿態,更親切。 3,讀《無國界》時,我就覺得,爲什麽沒有關於醫生的故事。難道每一個醫務人員都是聖人嗎?而《我在美國》就至少說了兩個有關醫生本身的故事。醫生也有缺點,會顯露醜陋的一面;也會有生病的時候,有脆弱的一面。 4,我不相信,《無國界》裏充滿情節性的故事,完全是真實的。作者的虛構、剪輯、結構安排,就像拍紀錄片一樣,就是一種人工的加工。而《我在美國》雖然已經聲明,人物與情節都經過篩選和過濾,但卻讓人讀出作者的用心和真心。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