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罗》——不轻松的散文

之前读过了骆以军的小说,尝到了他的风格(结构复杂,意象重叠,文字冗长)的味道。这本散文集《我爱罗》也同样让我读得不轻松。

首先,他喜欢用长长的句子,里面包括括弧起来的延伸句,几个顿号里的排句或意象,逗号前后的否定或再肯定句,开关引号内的加强句或词。常常,在这些结构复杂的单句里,其实还承载了象征或寓言的意象。所以,我常常必须反复读过这些长句子,才能了解它的意义。比如这句,描绘他的梦境里出现自己跟妻子没有结婚却生活在一起多年,然后梦境里仍然夹杂着他本人对生活的感触而且是通过吃泡面来比喻:在梦里,两人竟然像演一出“真实里他们原该是什么样子”的戏,却因一开始剧本就漏掉嘴重要的一个设计——结婚,使得作为梦中演员的他们俩,像太空舱里的飘浮画面,也糊里糊涂ˎ相亲相爱过了这么多年(和真实里一般,两人都年近四十岁了),身体里像吃了泡面累聚之防腐剂般,屯积着一种静静的ˎ生活的痕迹。一种亦悲亦喜,亦哀亦乐的“当下”之感。1

骆以军的小说情节离奇曲折,在这本《我爱罗》里的散文,也是如此。怎么说呢?散文的情节或许比较带有真实性,但是作者像写虚构小说一样,能够将不同时空所经历或听闻的事件产生连接和联想。读着这样的散文,你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触觉和丰富的联想力。当然,更少不了一个感情充沛的胸怀。比如我很喜欢的这篇〈不见的眼神〉, 作者将一个日常生活里接触的小事件,跟看过的电影产生联想,讲出了让人读了也感触的人生观察。“不见的眼神”里的“眼神”,其实是电影里的一个画面。但是,真实生活里,不会有这样的摄影机将这样的“眼神”停格住。但是,这个“眼神”却道出了多少的受伤和委屈。充斥着真实世界的是人人听得见的,“暴力”的语言。罗以军以艺术家的敏感感官,捕捉到了普通人无法察觉的,这个“看不见的眼神”。他更用一个寓意丰富的另一个事件,来结束这篇散文:翻译电视剧时不断重复地述说着没有意义的俏皮话。

我发觉到,电影其实是骆以军非常关注的艺术形式。利用电影的片段来串连现实事件是他常常采用的手法。甚至于,他的散文里更借用了电影的表现形式。比如这段文字,作者用电影呈现的效果来讲述他领悟到人生的过程其实充满痛苦的经历,而且是层叠着的:我错了。但那非关道德,而是我受限于年龄,看待并素描这个世界的整套方法论之错误。它们已不再是新鲜艳异的小说素材,而是一个景框一个景框透视延伸,人痛苦生存其中的形象…2

其实,骆以军的散文不容易读,就是因为它们并不是内容浅显易懂,文字流畅口白化的散文。他的散文充满象诗一样的含蓄寓意,又像小说一样的复杂结构。说到底,骆以军的头脑是逻辑思维非常严谨,感情却又非常敏锐的作家。读他的散文无法轻松地随着文字流畅, 而是必须反复咀嚼,然后常常在读完以后还要放下书来冥想片刻。比如在〈翻车鱼好日子〉里,作者谈到了人类残害一种水生物的现象。人类虽然是无情,但是这种水生物却天生笨拙。作者带着同情的笔调描绘了它们的命运以后,以这种像诗一样的文字结束这篇散文:我想象着这群神赐予了美丽外貌却未允赠机巧心智的大家伙们,在时间意义被人类窜夺之前的漫长年代,在熠熠闪耀的海浪上,像银色冲浪板那样被海浪举起ˎ抛着ˎ搔痒着...在那个梦中,牠们微笑着,知道自己是神在一极快乐心情时刻下的创造物̇̇̇̇……3

罗以军著,(台)印刻出版,2007年9月28日初版三刷

1,〈一个偶像剧的梦〉,24页。

2,〈偶遇〉,115页。

3,〈翻车鱼好日子〉,263页。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