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美英电影

影评

The 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社群网战》——与众不同的天才

天才为什么与众不同?天才怎么样与众不同?这两个问题,是我们这些不是天才的人非常好奇的。因为,或许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跟天才类似的素质,然后就独自喝采。又或许,天才的非一般的生命会像一支彩笔,在我们平庸的生活里涂上一点亮丽的想象。许多传记电影就是捉住了观众的这种心理,拍出了让人充满遐想的天才人生。这部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执导的《社交网络》毫无疑问的,就是这么一部电影。但是,问题是,天才就那么与众不同吗?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 是个令人非常好奇的人物。他今年27岁,可是已经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十亿富翁。他所创造的面子书( Face Book)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交际网站。在《交际网络》里,他是个不善于交际,没有社交活动,只会埋头于电脑世界的怪小子。电影里,他的约会对象,促使了他以报复的心态,设计了大学里的交际网站,更后来演变成了世界的交际网站。所以,很明显的, 电影编导想要塑造的扎克伯格形象,是一个性格怪僻,在人际关系上处处碰钉子的天才。坦白说,这个形象确实很让人觉得有趣味。我们会说,天才就是这么一个模样,与众不同。可能有些人会认为“与众不同”是好的,也有些人会认为是“坏”的。但,结论就是:你看,天才就是跟一般人不一样。 但是,其实,真实世界里的扎克伯格,却不如电影中。在大学里,他参与了西洋剑的社团。显然的,他并不是一个只会埋头于虚幻世界的小子。更重要的是,电影里的约会对象是虚有的。现实里,他在大学时期交了一个女友,关系更维持至今日。我想,很多人在得知了真实的扎克伯格过后,一定会目瞪口呆。《社交网络》里的天才,跟现实一兑现,就变得正常得多了。再说一个完全是为了增加电影的戏剧性而虚设的电影内容:天才扎克伯格遇上的天才柏克(Sean Parker),其实并不是Napster的创始人。“天才遇上天才,创造了奇迹。”只是电影世界里的佳话。在现实世界里,生活要再普通,再庸碌得多了。 你是否有觉得被骗的感觉?哈!剧本编导其实公开地声明,他要写的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精彩电影,而不是一部单调平凡的真实故事。我想,西方国家的创作人和观众,都分得清,什么是“虚构”,什么是“现实”。所以,即便是扎克伯格自己本身,也没有对电影里的形象感到不愉快。看看我们亚洲,一部《叶问》惹上官司,就因为当事人认为“电影诬蔑了真实”。 我是有点担心,亚洲的观众在观赏了《社交网络》以后,就被误导了,认为天才就是好神气哦。但是,仔细想想,这应该归罪于电影吗?当然不是!是我们观众本身的观念应该改变。当你认为自己被欺骗了的时候,你应该对自己说:“我们在电影里,只能寻找到虚幻的愉悦。”天才,是很与众不同。但是,天才也是跟平凡人一样,也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也为琐碎的日常小事烦恼。更重要的是,天才也跟平凡人一样,日日耕耘,天天努力,才闯出了一片绚烂的天空。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Blade Runner《银翼杀手》——黑色科幻片

真让人惊讶。我以为《银翼杀手》是1982年的科幻电影,所以就带着包容旧特技的心态观赏它。可是,影片一开头就让我吓了一跳。那种未来世界里的光芒闪烁的城市的景象,看起来就像今天电脑特技制造的效果。1982年能拍出这样的效果,真不简单啊!导演(Ridley Scott)是应该被称赞的。 但是,如果电影只停留在特技效果的成功上,那它不会至今仍得到电影界的赞赏。《银翼杀手》被喻为伟大的科幻电影。我想,它的成功在于导演巧妙地将“黑色电影”元素融入其中。整部电影都是在黑夜中,而且还经常都下着细雨或小雪。除此之外,就是警官,美人与歹徒之间的故事。这些都是“黑色电影”的元素。 先谈影片的摄影技术。《银翼杀手》的画面充斥着强烈对比而吸引人的目光。这点是通过对光线的运用。当影片是在拍摄外景时,辉煌的灯光在黑夜中是那么的夺目。但是,当拍摄内景时,黑暗中的室内就让人觉得世界是灰暗的。这时,光线就会通过窗口或走廊照射进来。这束光打在黑暗的室内或人物的脸上,反而承托出人物内心的挣扎矛盾和孤单寂寞。有时候,窗口上还加上了一条条的木条,光线被打断式地照进来。还有一次是通过煽动的大风扇翼, 光线被不断地切割。这些玩弄光线的技巧,都让这部“黑色电影”的画面更有趣味性。另外,画面上的视觉效果加上恰当的配乐,凝造出的氛围都是凝重而厚实的。可以说,导演对音乐的运用也是很棒的。音乐在适当的时候,加重了紧张的,消沉的或者浪漫的气氛。 然后,我要谈谈剧情了。坦白说,影片并没有很引人入胜的情节。反而可以说,剧情都太简单而老套了。导演似乎就是在应用一般的警匪电影的桥段公式。侦查手段一流但孤僻的警官,美丽善良但不被社会所容的美人,邪恶残酷的歹徒。英雄和美人之间的爱情太不牵强了,歹徒作恶的得逞也太不具说服力了。但是,可以说,这不是一部以剧情取胜的剧情片。导演想要拍摄的更多是一部以气氛,或者用象征来讲故事的电影。以上所谈到的摄影技术就很成功地塑造了各个人物的个性。再比如说,其中一幕是歹徒假扮成工具躲在一群玩具里,警官路过了她也不晓得。这一幕就很有寓言意味。 似乎世界就是人类创造的玩具世界,里头包含欢乐,也藏有危机。 影片的结尾也非常富有哲理意味。歹徒最后不但没有杀死警官,还救了他一命。在歹徒自己死去之前,他说了:“那些时刻将遗失在时光里,像雨中的泪水。到了死的时候。”(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这个人类的敌人,机器人歹徒,身上有了人类的感情特色,会怜惜失去的时光,甚至会珍惜生命。这也带着“黑色电影”的悲剧味道。因为,人类的黑暗面透过机器人的人性化被反映出来了。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Paranormal Activity《灵动:鬼影实录》——让人颤栗的看不见

《灵动:鬼影实录》里只有两个演员,其中一个多数只以声音出镜。然后,有另外两个配角短暂上镜而已。接着,整部电影除了前面几秒钟拍摄了屋外的风景之外,超过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时间是在一间屋子内取景的。这么简单的制作,想必搞不出什么花样,会是很一般而沉闷的吧?大错特错。这是一部非常有创意,很成功的惊悚片。 影片里,没有面目狰狞的怪兽灵异,也没有血淋淋的争斗场面,更没有特异威力引发的特技场面。所有在一般鬼怪片中出现的这些感官刺激的镜头,在《灵动:鬼影实录》里都看不见。观众看见的是,门口轻轻地摆动,床单被吹动,吊灯摇摆,等等。但是,在这些家具没有被实体触碰就兀自移动的时候,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就连后来连连出现的怦然巨响,也只是只闻声响,而看不见任何东西的。但是,我们却感到彻骨的惧怕。为什么?因为,反而是看不见,这才让人心惊胆战。 而且,让人更发慌的就是等待。镜头就摆放在同一个角落。长时间内,连睡在床上的人儿都象凝固了一样没有举动。但是,配乐告诉你,看不见的东西快来了。你就在非常一般的背景里等待怪异的事情发生。而这怪异的事情就只不过是怦怦怦脚步声,房门被拉了一下,或者怪异的细语声。这些事情并不是什么浩大或者混乱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是,它们确实都一一地令你感到非常紧张和刺激。 这么一个低成本的电影,却能取得非常一流的视后效果,就说明导演和编剧(Oren Peli ) 的艺术才能是高超的。但是,说到底,其实是他掌握到了人们害怕灵异的心理。也就是,其实看不见的,才会让人充满遐想,让人颤栗。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Requiem for a Dream《梦之安魂曲/噩梦挽歌》——可以美丽,可以可怕

在《梦之安魂曲》和《噩梦挽歌》之间,我做了以下的思考。 《梦之安魂曲》里的“梦”,好像带有褒义,更趋向于“美梦”。这没有错。电影里,每个人都怀有美梦。终日以电视为伴的妈妈,梦想要上电视,被人关注。深爱着女友的男孩,梦想拥有美人的笑容,为她创事业,为求她快乐。男孩好友,梦想能重投母亲怀抱,好好爱着自己的母亲。心里有梦,并不是罪过。美好的梦想,其实很宝贵,也很美丽。 只不过,导演(Darren Aronofsky )的摄影技巧却告诉观众,“梦”并不完全美丽。在分成两半的荧幕上,我们看见母亲躲在门后面透过钥匙洞看孩子,孩子在门外对母亲抱怨嚷叫。在好几个简短的放大镜头,剪接成一组快速尖锐的镜头里,导演告诉我们吸毒是那么简单便捷,却又那么难以摆脱。导演也把摄影机放在人物身上,让他们在移动时,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郁闷和苦楚。还有,当画面里的人物在呻吟挣扎,苦苦求救时,荧幕上的画面会频密地震荡,像将要被划分割裂掉一样。 那,是不是《噩梦挽歌》更切题呢?也没有错。妈妈因为内心孤独寂寞,为寻求暂时的安慰,才不惜吃药减肥。结果,电冰箱变成了怪兽,台下观众取笑她贫困潦倒,美梦变成了噩梦。一对恋人,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对方的幸福,却不脚踏实地,一味寻求捷径。结果,为了钱财出卖肉体,为了毒瘾出卖尊严,为了短暂的愉悦出卖了美好的梦想。 但追根究底,电影名称是Requiem for a Dream。 所以,我认为,《梦之安魂曲》译得更贴切的。导演想说的应该是,“梦”是中性的。梦可以美丽得像一个窈窕淑女,穿着艳红的裙子,站在桥头上,回眸对你微笑。梦也可以可怕得像自己跑到桥头,猛然发现她已经消失,一转身就掉进万丈深渊里,终于粉身碎骨。我想,导演是为那些敢于发梦,敢于追求的人谱这一曲“安魂曲”的。导演既歌颂他们的勇气与坚毅,也为他们的愚蠢与执着感到惋惜同情。梦,究竟可以美丽,也可以可怕。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Stranger than Paradise天堂异客/天堂陌影——孤单寂寞和枯燥乏味的滋味

贾木许(Jim Jarmusch)导演的这部《天堂异客》情节非常简单,近乎单调。但是,在这种没有高潮的平铺直叙里,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单寂寞和枯燥乏味的滋味。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没有故事性,没有张力。比如Eddie总爱说人们想去的地方是好地方,但是自己却未曾去过。Willie想讲一个笑话,可是却讲到一半接不下去,是忘了自己要说什么。两个老千骗了一笔钱,就兴致勃勃地去找Eva,可是Eddie却说出了:“你到了一个新环境,可是所有的东西看起来还是那么一回事。”(You come to a new place, and everything looks just the same. )Eva以为自己从寒冷的北方逃到温暖的南方了,可是还是被困在熟悉的邋遢房间里。而,接近尾声,Eva获得了一笔横财。但最终,三人却分散了,Eva 也没有特别高兴的样子。所以,整部电影就像一个大笑话一样,讲着三个年轻人的无聊,毫无目的的生活方式。 三个人驾车来到结成冰的大湖边。下车的时候,大雪纷飞,三个黑影萎缩在大衣里,像天地间孤独的过客一般,必须忍受世间的冷冽疾苦。后来,他们逃到南方。在海边,三个人影仍然被包裹在白茫茫一片中,让人觉得苍凉彻骨。这两幕,就显示出导演的功力来了。 另外,还要讲讲的是,导演比较少运用花俏的镜头剪辑。通常,镜头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人物进入镜头,交待了情节,然后就离开或者结束。比如,影片开始时,在Willie房间里,镜头放在仰视电话的位置,远处的门口打开,Willie走了进来接电话,然后坐在了床上讲电话。再比如,在一个街角处,Willie和Eddie走进镜头,然后对话,接着离开。还有,在酒店里,三人的活动空间非常小,但是镜头却可以不需要移动,就将三人的活动跟关系交待清楚了。这种运用就像舞台空间的掌握一样,必须在限制的空间内表现剧情。虽然这种风格的摄影非常不富刺激性,但是却非常有舞台感的。 我觉得电影的中文译名不太好。因为它并不是Stranger in Paradise。显然的,这个Stranger不是名词“陌生人”的意思,而是个形容词,是“比。。。奇怪”的意思。但是,确实非常奇怪,因为“比天堂还要奇怪”的翻译是什么含意,很令人摸不着头脑。或许,导演就是要不墨守成规,来一个有趣的名字。而这点,确实是这部影片最好玩的地方了,因为它讲述的就是一个平凡人的孤单寂寞和平凡生活的枯燥乏味的故事。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Memento记忆碎片/记忆拼图——形式结构和内容主题的完美结合

Memento首先是一部非常有趣味的电影。因为,在形式结构上,有两条情节线交替发展:一条是黑白的按时间顺序发展;另一条是彩色的将时间切成片段然后倒叙发展。黑白那条线是在向观众交代故事的背景,彩色那条线是故事情节的真正述说。单单是彩色情剧线已经让人觉得很难理解,再加上黑白剧情线的不断打断,真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编剧像在跟观众玩拼图游戏一般,要观众自己将整部电影故事内容的来龙去脉自己理清。就像电影中一个情节是男主角问自己的妻子为何重复阅读同一本书时说:“阅读的趣味不是在于想知道故事如何发展下去吗?”导演似乎就在向我们暗示,要我们不断地观赏这部电影,才能领略到故事发展的趣味性。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 和他的弟弟桥纳森诺兰常常合作。弟弟写故事,哥哥拍成电影。而他们合作的作品常常出现一个主题:真相与谎言。比如这部以后的《白夜追杀》,《致命魔术》和最新的《盗梦空间》。 而这部《记忆碎片》更是从个人的本性里去探讨诚实和欺骗的本质。男主角在事件发生后,失去了对世界和自己行动再造新记忆的能力。他的妻子更被谋杀了。故事就是在叙述他如何进行复仇计划。男主角认为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所以即使自己无法形成记忆,也能用简单的图片和字条来充当事实的记录。但是,剧情发展到最后,我们发现,他因为不能接受事情的真相,而故意扭曲自己的记录,让自己相信自己制造的谎言。他这么做,只是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和内疚感,让自己觉得心安和快乐。这就是在丑陋的真相和无知的心安里做了后者的选择。他说:“你只可以记得那些你希望是真实的事情。”(you can only remember the thing you want it to be true)换句话说,对于那些丑陋的真相,他选择遗忘。所以,他忘了其实是他本身促成了妻子的死亡。 整部电影里,导演和编剧很巧妙地穿插一些有趣的哲理的思考。有人问男主角,他无法记得自己的行动,那即使复了仇也自己不知道,有何意义呢?他回答说,即使自己不记得,但是世界仍然存在,他的行动也已经付诸了,那自己的行动就有意义了,即使自己不知道。还有,记忆与时间感的探讨也很有意思。男主角因为无法记得自己的妻子已经去世,所以不断陷于失去致爱的痛苦里。他自己解释说,如果他能记得妻子什么时候已经离去,那他可以借助于时间的流逝而痊愈。但是,问题是他已经失去时间感,永远活在当下,所以永远都体会到妻子刚离去的剧痛里。他说:“我不能记得要忘记你。”(Can’t remember to forget you.) 这部电影并不是完美无瑕。最大的缺陷是,男主角的记忆时间很不一贯如一。有时候在短至十多分钟后便忘了自己刚刚的行动动机,有时候却长至几小时仍然能够记得。所以,他的记忆时间是按剧情的需要而变化的。但是,我想,这个缺陷也算是可以原谅的。 我对这部影片的评价非常高。因为,它不但有趣味性,还有深刻的哲理探讨。但是,我最敬佩的是,这部影片在形式上非常有机地配合了内容主题。内容不就是在讲述一个失去记忆的人的经验吗?那,剧情结构的复杂性正好让人体会了凌乱无序的感受,让观众觉得自己就像那个失了忆的男主角一样。尤其电影里的那个侦探角色,常常忽然间跳进荧幕上来,让人觉得困惑而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是友是敌。单单是想出了这种结构的叙述方式已经非常新颖了,更何况这种新颖结合了内容的需要就更是创意非常了。所以,我为诺兰两兄弟鼓掌!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2 Comments

500 Days of Summer恋夏500天/和莎莫的500天——轻松但细腻的爱情故事

《恋夏500天》无疑是个非常成功的幽默的爱情影片。它将一段恋情发生前,进展当中和已经过去后的,个人情感和挣扎都用很轻松的方式呈现,但却不失细腻的。但,问题是,我不认同于电影里要传达的爱情观念。所以,看完电影,我觉得很轻松而愉快,但是却没有深刻的感情回响。 这是一个关于男生遇上女生的故事,电影开头的时候说。在故事正式开始前,荧幕分成两个一半,分别放映男女主角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片段,轻快的音乐似乎在告诉观众,这两个人出生和成长在不同的世界,有各自的故事。电影用数字表示两个人相遇直至分开的天数,用故事前后次序穿插的结构,将男主角跟女主角500天的故事呈现。开始的时候,他对她没有特别感觉。几天后,他开始注意她,并产生了兴趣。然后,没有向人表白之前,他沉溺在自己的幻想里,并患得患失。这个部分是非常好笑的。这个部分的电影音乐也是断断续续的出现,象征着还为“成曲”的爱情曲调。然后,机缘到了,他们在一起了。就进入了热恋的时期。这个部分,音乐是充满阳光气息而欢快的。有一个部分,他在街上,公园里跟陌生人快活地演绎了一段歌舞剧。好景不常,接下来,她提出分手,他陷入迷茫而困扰的世界里。音乐的格调这个时候是灰暗的。他甚至抛弃了自己一向的爱情信仰,认为世界没有爱。再后来,故事出现了转折,朋友相劝,想要引导他走向发现女主角并不爱他,甚至在玩弄他的结论,但是,像一个失恋者一样,他听不进去,还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决定计划重获伊人芳心。当他满怀信心的时候,荧幕分成两边,一边是他的期待和梦想,另一边是他真正面对的残酷现实。当他知道她已经有了未婚夫的时候,他站在街头,世界从有颜色变成黑白,再被全部抹掉,剩下灰蒙蒙的世界和自己孤独的身影。故事结束了吗?还没有。当他以为世界末日将尽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其实他一直都沉醉在自己想要看见的,美好的回忆里。当时间过去以后,他会发现,原来事情的本质并不如他想象。结果,他开始回忆,发现,原来她一直都没有交出自己,他们并不是美满的一对。 故事一直都是从他的角度出发的。在影片尾声,她告诉他,她在丈夫身上获得了在他身上不能肯定的东西。但是,到底是什么,影片并没有透露。她说,他是对的。因为,过去她不相信有命中注定,认为爱情只是童话故事。当他已经摧毁了自己的信仰的时候,她来告诉他,他是对的,错的只是她并不是他的那个命中注定。我不否认,这是很浪漫的爱情观。就像他们两都说过的,到底如何肯定就是他或她了呢,如何肯定爱情来了呢?他们都说,有一天,当你早晨一觉醒来,你就知道了。真罗曼蒂克。但是,我不相信这种爱情观。爱情是那么神秘的吗?或许爱情有它神奇,不可解说的意识层面的部分。但是,我觉得,爱更必须是理性的。而,单单情调爱情里的情感部分,而忽略理性的参与,是让爱变得很美妙而神秘,但是却是肤浅而不成熟的。难道,爱情的抉择的时候,不用理性判断和思考吗?难道,当爱情发生了的时候,就没有理性参与的容忍,协调和坚持吗?我不否认爱情里的情感情绪部分,但是我更崇尚理性在爱情里所扮演的角色。 总的来说,我还是蛮喜欢这部电影的。就像喜欢一份简单的正餐以后的甜品一样。能把爱情的过程讲得那么入味,其实已经很不简单了。甜品不能吃饱,但是饭后吃下精心制作的美味甜品,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

Inglorious Basterds《无耻混蛋》——美观但不完美

在看完了《无耻混蛋》以后,我无法不认为Quentine Tarantino跟王家卫之间很相似。为何?最主要的是,两者都是喜欢玩纯粹电影形式的导演,而且两者都玩得很成功。还有,两者其实对电影内容内涵是不太在乎的。所以,看他们的电影其实是一种对电影形式包括画面和配乐的纯粹欣赏。 我很喜欢《无耻混蛋》的开头。当少女掀开白布时,贝多芬的《给爱丽丝》著名的前面几个音符以不是柔美却是噩运预兆的调子被弹奏出来,而一辆汽车从远方驶向荧幕。然后,在17分钟过后,犹太少女逃跑的片断里,摄影机从屋里取景,荧幕上看见在黑色的背景下,门口和窗口外的颜色鲜艳翠绿的景色,色调和构图都是很夺目的。还必须提到的是,电影里的场面武打即枪击战,都用非常简洁尖锐的拍摄和剪辑手法的。比如纳粹兵往地板开枪时,地板碎片满天纷飞,加上紧张的配乐,画面非常美观。再比如电影院的女主人在被男影星开枪时,红艳的装扮的被击中时的身躯扭动在慢镜头下,让人感觉很壮美。以上提到的,其实都显示导演在很认真地要让自己的电影拍得美观,好看。 除了摄影之外,导演也喜欢在对白上展现自己的功力。怎么说?比如说,在纳粹侦探跟屋子主人对话时,他的对白就很冗长。他的话里有很有趣的部分,比如说到犹太人像老鼠,而老鼠让人联想到疾病,但是为什么即使松鼠也跟老鼠一样带着同样的病菌,而人们就讨厌老鼠而宽恕松鼠呢?这段话很有智慧,但是却跟电影主题没有直接关系。说到底,编剧(即导演自身)只是在卖弄自己的才学。还有,电影里有些角色是很富特色的。比如纳粹侦探和无耻混蛋首领。这种角色让电影变得很富导演个人特色,因为是他自己独创的。他们也让电影增加了独特的风采。 但是,即使整部电影充满了富创意的画面,对白,角色,电影只能算是让观众感官上得到满足的美观电影而已。换句话说,电影缺少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其实,导演兼编剧在一开始就没有想要认真表达任何想法的目的。Quentine Tarantino在创造故事情节时,就着重在它能让他表现和玩弄电影的形式。这样的电影,对我来说,美观但不完美。

Posted in 电影/美英电影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