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杰克凯鲁亚克著;姚向辉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01
1,先说文学形式。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即兴式的文字形式。无可否认,它是才气的喷涌。但是,我更偏向于经过雕琢的文字,它更耐读。一口气写出来的文字,有时候会啰嗦,有时候太长,有时候只有一个特征:流畅。我发现我没有耐心读这样的文字。我觉得很凌乱、很松散,然后就没有美感、没有趣味。
2,再说思想。“垮掉的一代”在美国50年代是一种文学和文化运动。它推动自由和解放,反叛主流和传统。问题是,跟《在路上》的文学形式一样,它没有组织、没有系统,只是一股冲动。所以,用今天的眼光看,里面充满了问题。叛逆的青年完全不顾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只追求一时的贪欢和发泄,这样的精神到底值得推崇吗?故事里的“英雄”把女性当成性发泄工具,可以随时抛弃妻儿。另外对于肉体的短暂愉悦追求,甚至到了饿肚子没关系,只要有烟有酒就是生活。所有物质生活可以抛弃,穿破衣破鞋,睡沙发睡车里,流浪街头成为乞丐都无所谓。但是只要有了一点的积蓄,就不顾一切地用来“上路”。到底,他们要去哪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旅途来到了地理上的终点,他们也迷茫和不知所措。这样没有保障、没有束缚、没有未来地活着,却离不开女人、生下孩子,到底是自由的表现还是不负责任的挥霍?
3,或许《在路上》里的任性、野性吸引和启发了一代的年轻人。或许一个僵死的社会,需要这样一种不顾一切、奋不顾身、头破血流的敢死队的冲击和碰撞。但是,他们只是破坏,没有建设。而且,该破坏的垮掉了,不该破坏的也牺牲了。
4,冲动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冲破了陈腐、顽固、死寂的社会藩篱。但是,还是理性,才能有系统地、有效地、更长久地让一个社会健康成长、茁壮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