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把《郁金香》里的13篇小说看完,虽然写得还是很好但是已经不新鲜了。基本上,在〈小艾〉这篇之前的6篇小说,都跟张爱玲《倾城之恋》小说集里的作品一样,有一种苍凉的冷冽风格。当然,才女的文笔还是很棒的。比如这段出自〈连环套〉的文字: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个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唯有那满地狼藉的黑白的瓜子壳。1而那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仍然是细腻而深刻的。而〈郁金香〉却是最能体现她的风格的一篇。怎么说呢?就在它的结局:人世间,真挚而诚恳的感情会受到很多阻碍,甚至被扭曲,反而是不认真的玩弄被当成正经事看待。这段话很象征性地说出了这种悲凉:背后那里女人的笑语啁啾一时都显得朦胧了,倒是街上过路的一个盲人的磬声,一声一声,听得非常清楚。2
〈小艾〉 这篇中篇,也写得很好。尤其当中对人物内心复杂情感的体会是很到位的。比如当小艾知道金小艾知道金槐是因为搬家而离去,而不是结婚时,她心里先是开心释怀接着再失落。 还有,五太太临死前才知道丈夫已经去世三年,作者没有描绘她内心的感受,但是读者会知道,五太太内心一定是同时因为了解了丈夫不是不念旧而没来看她而感到开心,但是却知道了他已经不能再回到她身边而感到落寞吧。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小艾〉的结局令人感到非常意外,完全是歌颂共产党的乐观气象。看一看出版年份,原来是1951年,才领悟了其中的奥妙。接下来的一篇,〈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员〉也写于50 年代,显得很粗燥。
最后四篇是70至80年代写的。看得出来,张爱玲想要突破自己一贯的风格。尤其在叙事角度上有新的尝试。而或许也因为她的生活背景已经脱离了中国旧社会,所以内容上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社会的封建思想了。〈浮花浪蕊〉和〈同学少年都不贱〉里的角色都曾经离开了中国,经验过国外的生活。但是,人物思想和内心始终都是悲观的。〈色,戒〉是一篇很有张爱玲特色的间谍小说。怎么说?就是女间谍不是简单的为国为民的正派人物。她带着一种个人的报复心态,而且在关键时刻被一念间的怜悯而放过了汉奸。张爱玲总要写出一些有她自己特殊情感体会的情节或角色。
即使到了晚年,张爱玲还是对人世觉得悲观。最后一篇〈同学少年都不贱〉里,几个好朋友到了异乡,不但没有更亲近,反而更疏远了。张爱玲始终没有办法排除内心的悲凉感受。人间的万事流转都不在人为安排中。人与人之间,始终是有隔阂的,无法真诚而热烈地相容。张爱玲,就孤独地体会着这种悲凉,而将这份感受抒发在了自己的小说里。
张爱玲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1次印刷
1,3页
2,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