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这本书让我思考一个问题:环保问题的定义?
2,第二章里,作者把伊拉克战争归类为环保问题。我第一次思考,为何人为灾祸,也算呢?作者说,海湾战争造成百万桶石油倾倒入波斯湾。我想,对的,即使不是直接开阀大自然,人为灾年污染了大自然,也算是环保问题。比如,人类的运输系统,大量排出黑烟与污水,也没有直接挖掘大自然,却算是环保问题。
3,同样一章里,作者也把立百病毒归类为环保问题。虽然说,猪是动物,却是家畜。而这病毒的受害者却是人类。也没有造成环境的污染。如果说由于养殖环境的污染也算环保问题,那是不是太宽广了呢?是不是所有跟外在环境有关的病症,都算是环保问题呢?再说,到底病发原因如何能完全归因环境,而排除个人因素呢?比如说,爱吃野生动物而食物中毒。这也算环保问题吗?
4,第四章谈到马华诗歌中的环保意识。有一个小节是,城市的异化。我就不赞同了。因为我赞成的环保运动,主张在城市里密集发展人类活动。甚至连农业和工厂都集中在城市里。用高科技来提高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大自然就继续保留现有的面貌,不要再去开发了。大自然只作为研究和生态旅游的场所。如果发展城市算异化,那人类居住在哪里呢?其实,迁移到边区去的人们,才侵略大自然的范围,动植物都受到威胁。所以,城市的发展不是环保问题。回归大自然的生活方式才是。
5,不论在讨论小说、诗歌、散文和报导文学时,都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原住民。我觉得这是一个范围非常模糊的地带。到底他们应该继续维持旧有的生活形态,还是离开大自然进入都市文明?旧有的形态,如何适度的改善?或者,选择跟从都市文明的,又如何得到应有的权益呢?选择放弃传统,就无法回头了吗?选择的意愿,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扰?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很敏感也很脆弱。把原住民的生存问题看成简单的环境破坏,是简单化了。
6,大部分的讨论都是在讨伐人类的发展。除了有一节是人类跟土地的感情。我觉得这样的立场很保守也很被动。为什么环保只能是退守呢?人类文明遗址的保存,比如人造的建筑物,就是很有环保意识的。它们也是过去的城市呢。即使是现代的都市,如果能跟大自然达到平衡的关系,能持续性发展,也是一种环保意识吧。像新加坡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田思著;大将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