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那里借回八本书。接下来会陆续看。先从这本小书看起。当老师把书推荐给我时,我问:“这么小本,好看吗?”老师回答:“小本才好看啊!”顿然,我也觉得好笑了。为什么总要啃大部头呢?
结果,确实好看。张新颖的这些小短文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他把读书这件事有条理,深入浅出地向中学生说明白。前面几篇说到了书是心灵空间的扩展,是自我的挖掘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历史的传承,有时候读到好书会像谈恋爱一样。接着,他分析了为何一定要腾出时间来读书,为何读有挑战性的书才能长进,为何要读经典。后来,他进入了比较具体的阅读问题:读书应该读有些地方懂有些地方又不懂的书,读书要读出书的好处(不要只看坏处,像找作者吵架一样),读书应该摒弃功利性(当一个普通读者),工具书其实也可以读(读出编者隐藏的用意并尊敬珍惜它),其实也不能囫囵吞枣(有选择性地读书),刚开始接触一本书时要看看书名出版社前言后语等(像个书的侦探),每次读一本书都是细读(粗读意义不大),做阅读笔记能帮助记忆,抄写和背诵其实有帮助。最后几篇,张新颖谈到了读书的历史,鲁迅的一次演讲(每个人都应该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范围和书籍),一些伟人和大师对读书的见解。最后,这本小书还以一首小诗结束,韵味十足。
我觉得,这本小书难得的地方在于,这么沉闷或者简单的事,作者竟然谈的生趣盎然。张新颖把许多小故事,或者文人哲学家科学家的见解穿插在自己的论述里,让人读了不但理上被说服,情上也被触动。像有一个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小故事是在谈到读书的历史那篇里。古代有个印第安仆人被主人吩咐把一篮的水果送到朋友那里。仆人在运送途中就偷吃了几粒果子。当朋友收到篮子时,里面有一张纸写上了水果的数量。因此,朋友知道仆人偷吃了。可是,仆人却抵赖,并声称纸张说骗话。后来第二次,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这次,仆人知道主人会把数量写在一张纸上,于是他把纸张取下,并用一块大石压着。仆人心想,这下,纸张便看不见自己偷吃了。这个小故事很好玩很好笑。但是,也说明文字,文章对古人来说,是有生命的,甚至于带有神性。
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这点:看书不要只看坏处,要多看好处。我想起自己在读古书时,像《论语》,就是不断地批判,觉得孔子太迂腐,已经过时了。这篇短文的题目叫〈起死回生的一骂〉,说的是熊十力骂徐复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像你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这段话对我真是 棒头一喝。
张新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2004年7月第2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