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蔡明亮跟侯孝贤一样,都是写实主义的导演的话,那是没错的。他们俩同样用固定镜头,同样尽量避免镜头剪辑。但是,他们又都各自有自己的风格,是不相同的。侯孝贤的早期作品,即使是写实主义,但镜头充满了妙趣横生的画面感和舞台感。而蔡明亮的前期作品,从处女作《青少年哪咤》开始,就已经流露出他本身特有的冷森森的风格。他的作品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都会人的苦闷,在画面上呈现冰冷的色调,主要取景于破旧的楼房,肮脏的街头,混乱的交通,阑珊的街灯等等。没有变化的固定镜头让人觉得很沉闷,更加深了电影的主题,让人觉得异常压抑。
但是,蔡明亮的电影的故事情节却非常有趣味性的。即使是描绘普通市井人物的日常生活,都能从平凡生活中寻找到极富乐趣的情节。《青少年哪咤》主要刻画青少年的苦闷。小康面临高考,阿哲偷窃,阿桂寻爱,他们都让生活逼迫得喘不过气来,试图寻找暂时的寄托。有趣味的故事情节是,小康暗地里跟踪打破爸爸车镜的小阿飞,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怎么过的。而情节的高潮就是小康在大雨淋漓下,将阿飞的摩多车毁坏掉,以泄内心的愤怒和怨气。在接下来的电影里,这种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一直存在。《爱情万岁》里,三个陌生人在一间待出租的豪华屋子里生活,而且互相隐瞒。其中一个角色还将西瓜当成另一个脸孔来吻,然后又把它当成保龄球来抛玩。《洞》的主要故事结构更是有意思。上下两栋房子无意间多了一个小洞。通过这个洞,他们可以互相沟通:下面的喷射东西到上面;上面的往下面倒水,呕吐,甚至伸脚进去摇晃。但,导演通过这些桥段,表达的都是人物内心的无聊,以致在正常轨道以外的小天地寻求发泄。
水,是电影里常出现的意象。《青少年哪咤》里,房子的通水道诸塞了,导致房子像水灾一样淹没在水里。有时候,水会通。有时候,水又从通水道里涌上来。阿哲的解决办法是用布杜塞着通水道,试图阻止水的侵入,但是布当然阻挡不了水。这暗示着,灾难象暗涌一样,阻止不了。在《河流》和《洞》里,水的侵入不是来自下面,而是上面,是漏水。像《青少年哪咤》一样,水是无法控制的,泛滥起来甚至不可收拾。这“水”的意象让电影增加了一种神秘感。它象征着一种无穷的,势不可挡的力量。或许,它代表欲望,命运,或者社会压力。
《青少年哪咤》的结局是很写实的。阿桂对阿哲说:“让我们离开这里。”但问她要到那里去,她也说不知道。人好像被逼到外在环境的死角去了,其实,捆绑着的是内心的世界。要逃离的不是那座城市,而是心灵的解脱。像以后的《爱情万岁》,《你那边几点》的女主角一样,痛哭以宣泄内心的苦闷之后,还是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去,《青少年哪咤》的小康也是必须回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一点都不浪漫,但是却很真实,这就是写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