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文化大散文

第一次读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是去年的《行者无疆》。当时,我脑海里仍然依稀记得,在上海留学时期内,听到的关于置疑他的评论。所以,我的心里首先就筑了一道无形的墙,是心理防备。但是,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被这本书里的散文吸引了。首先,就是觉得文字非常优美;接着,就是觉得许多小小的文化故事很有趣。读完以后,也没有作出太认真的判断和评价,就当成一本闲书来读算了。

几个月后,我拿到了《千年一叹》,也毫不犹豫地就读起来了。这次,我无法保持中立的立场了。在许多地方,我甚至觉得他的态度不对。比如说,在面对伊拉克的老百姓的时候,他痛斥了美国的“暴行”。但是,在印度泰姬陵的时候,他却写出了“有时,一座建筑比一个王朝更重要。”1为什么美国以民主人权为理由,把武力带进伊拉克百姓生活不是善的行为,而一个国王穷奢极侈给人民带来的困苦却能够因为一座建筑而被原谅呢?或许,是这个原因:伊拉克的局势是近在眼前的,而泰姬陵的建造年代却久远了?又或许,是这个原因:百姓当前的幸福在民主人权理念之上,而艺术遗产却在百姓的利益之上?

还有,我非常不赞成余秋雨对于宗教的态度。比如,他在伊朗为女性在服装上的束缚的看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尊严,比简单的“服饰解放”深刻得多。2所谓的“服饰解放”当然不是简单肤浅的外表的装饰的自由而已。要知道,这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就起源于对妇女自由的束缚,也是一种霸道男权的体现。我不明白为什么因为这种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就变得有尊严了?这种文化的起源,其实就是宗教的愚昧和禁欲主义。这里,我再引用作者在另一篇散文里的一个句子:大凡高层文明总以理性为基石,包括宗教在内。3恰恰相反,宗教总是以非理性为基石的。基督教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宗教信念(faith),正是一种违反理性逻辑的价值。即使是具哲学深刻性和逻辑严谨性的佛教,也同样以许多虚幻的故事内容作为基础,也是非常不符合科学理性的。

但是,即使我的想法跟作者的立场有出入,我还是觉得《千年一叹》是一本有深度的文化散文集子。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发现,余秋雨是个诚实的作家。当他的旅程来到了南亚的时候,他也坦诚地认为宗教的弊端是回避不了的。还有,看见了印度的一些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陋习,他也是摇头悲叹了。但是,在读着《千年一叹》的时候,我觉得他对中国文化持有过分的自信和崇拜。他自己也亲口说,过去对中华文化鞭笞得太苛刻了。这就让我好奇了。所以,我继续拿起《文化苦旅》来读,看看他是如何批判悠久的中华文化了。

《文化苦旅》对中国文化有比较具体的讲述,跟《千年一叹》里的高度概括很不一样。因此,这种具体分析比较具有说服力。但是,余秋雨毕竟还是文人,喜欢做文人浪漫情怀的抽象概括。比如将地方拟人化,像苏州受尽委屈,江南小镇的从容悠闲等。这种象征很生动并形象,却很可能以偏概全,更重要的是它尊崇群体主义,不具体也不个人化。比如说精明,宽容被说成是上海人的性格特性,难道每个上海人都不例外吗?

《文化苦旅》的文学性很浓。如余秋雨自己所说的,他把解决了的问题交给讲堂,把正在思考的问题交给学术论文,把解决不了的问题留给了散文。在形式上,《文化苦旅》里许多篇章都用故事叙述来代替感情抒发。还有,作者喜欢在结尾时留下一个尾巴:有时候是一种疑问,有时候是一种惆怅,有时候是一种期待。这种尾巴让他的散文带有文学的诗意,而不是理性的总结。像这段文字作为一章的结尾就非常优美:此时此刻,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着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朦上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4

在《文化苦旅》中,我读到了一种诚恳。可以说,我被这种不做作的情怀感动了。余秋雨对中华文化确实是爱之深,斥之切的。还有那种坦荡荡的艺术家的情怀,跟虚假的矫揉造作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说,正是这种赤子一样的真挚情感,让余秋雨的散文里有一种大气的风范和魅力。正是这种魅力,将我心里的那道墙消除了。

接下来,我读了《山居笔记》。这本集子延续了《文化苦旅》又进一步发展了里头的精神。它比较带有学术味道。有些篇章读起来其实就是比较严肃的学术讨论,而不是散文了。像大篇章的〈十万进士〉将科举制度的形成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又避免不了的弊病,都用真实的例子详细地论述。这本书里都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知识涵养,给与一些评价和进行认真的深思。《山居笔记》读起来虽然比较枯燥,但是却是作者认真和陈恳的付出。

也是在这本《山居笔记》里,我才读到了作者对市场上充斥着对自己的文章的批评的辩护。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盗版集团的卑鄙作为。我想,我也是对不起作者的。因为,我在还没有自己亲身接触作品之前,就轻信了别人的言论。当然,我并没有认为余秋雨的思想完全符合我的价值观或者逻辑思维毫无瑕疵。但是,我对于他的文笔的功力,和作为一个文人的真诚还是肯定的。这两方面,都是通过他的作品体现出来的,诽谤者无法抹黑,也否定不了。

从第一本《行者无疆》到连续读完《千年一叹》,《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之间,相隔了几个月。所以,我决定再重读《行者无疆》,看看这次的体会会有什么变化。我发现,《千年一叹》因为是有时间的限制,所以写得比较匆忙而轻率。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更显示出一种赤裸裸的真情。而《行者无疆》看起来却像有充足时间修饰的文章了。跟当初读的一样,我觉得这本书里的散文很容易读,而且也很有趣。许许多多小故事,比如文豪跟一座城市之间的关系,政治人物的生平等等都很引人入深的。我想,跟《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比起来,这类文章比较缺少学术性,却多了一层趣味性。

我不得不在阅读时特别在意,余秋雨是否对中华文化有了过多的自信和崇拜(这是当初的一个感受)。结果,我发现,恰恰跟《千年一叹》相反,他在欧洲时常常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不足。比如在对比欧洲建筑和明清园林时,就认为欧洲建筑略胜一筹。而且,他还是会时时回想自己的家园,希望自己的国家政府能够借鉴别人文化制度中的精华。比如〈闲话旅游〉中就提出中国能够借鉴瑞士的旅游行业。

余秋雨的散文被冠上“文化大散文”的头衔。我想,它的意思是说,这种文体是一种散文,带有艺术性,并非学术论文。但是,它在内容上有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又非常严肃的文化课题,所以称为“大散文”。我自己就很喜欢这种大散文。因为它没有论文那样枯燥,却又涉及到一些严肃的思考。余秋雨的大散文确实是很优美的散文,而且也包含很多很细腻的体悟,深刻地思考片段和有趣的文化知识。不论别人怎么说余秋雨是个伪君子或者伪学者,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享受阅读他的散文。就这一点,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文化苦旅》,(中)东方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1997年5月第10次印刷。

《山居笔记》,(中)文汇出版社,1999年9月第10次印刷。

《千年一叹》,(台)时报出版社,2000年3月初版一刷,2000年6月初版五刷。

《行者无疆》,(中)华艺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千年一叹》330页

2,《千年一叹》237页

3,《千年一叹》384页

4,《文化苦旅》228页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