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img_2277上钟怡雯的课时,她说应该读读这本杨绛在92岁写的书:积淀了一辈子的情感,如何浓缩成一百五十页的文字。

读完以后,非常惊讶。惊讶于书里的故事都是清晰而细腻的。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是梦境般的虚幻的寓言。文字比较抽象。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是具体的记忆了,许多细节。

像圆圆四岁跟爸爸分离多时,重逢时,对爸爸生疏陌生。晚上在同一间房间里,他赶爸爸走,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钱钟书回答:“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圆圆非常机灵地回答:“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1

直到圆圆长大,二十多岁了,还跟爸爸一同游戏。他们偶尔出外吃饭馆。两父女就会偷听旁人的谈话,揣测别人为他们上演的戏。“我们的菜一一上来,我们一面吃,一面看。吃完饭算账的时候,有的“戏”已经下场,有的还演得正热闹,还有新上场的。”2

他们一家人经历了动荡的新中国时期。可是,杨绛先生却一点也不怨恨。字里行间还流露出平和而恬然的气息。像文化大革命时期,难得三人团聚了,有了一间小房子,就“三人同住一房,阿瑗不用担心爸爸妈妈受欺负,我们也不用心疼女儿每天挤车往返了。屋子虽然寒冷,我们感到的是温暖。”3

在外界闹哄哄的时期,他们一家人自有自己的天地。“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4

我尊敬杨绛先生。我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样过活。可是,我知道不行。我的头脑没有她这么好。我92岁时,能记得多少东西,还能读书写字吗?无论如何,我心向往之。

 

杨绛著;三联书店;2003年7月北京第一版,2004年6月北京地17次印刷

1,109页

2,140页

3,145页

4,150页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Bookmark the permalink.

2 Responses to 《我们仨》

  1. says:

    “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这句真美好啊,有机会,也要找来读=)

  2. taisiawshan says:

    去找吧,不要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