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无nasi lemak不欢?〉

好多年了,我常常带爸妈去吃不一样的东西。带他们吃比萨时,发现他们不爱奶酪,就从此避开了意大利餐和西餐汉堡。带他们吃西班牙烩饭,发现他们嫌贵,就从此不敢到高级饭馆去。带他们吃中式点心,妈妈嫌肉太多蔬菜不足,就从此不提这精致但昂贵的餐点。带他们吃中西合拼自助餐,爸爸嫌控制不了吃太多肚子闹问题,就从此打消了无限量吃喝的方式。总之,我发现,爸妈对不同于他们一般吃习惯的食物,适应度还是蛮低的。吃了觉得合胃口,可是价格昂贵,他们不接受。吃了觉得不合胃口,价格也昂贵,他们更是怨声连连。逐渐的,我也不带他们尝试新玩意了。要一起出外吃,最保险的,就是吃中餐,而且是价格中档的中餐厅。

这次旅游,我早早就调查了每个地点的中餐厅。但是,我自己还是希望能吃到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将就了一下,午餐时中餐,晚餐就马来餐。或者,倒过来(可惜,恰逢斋戒月,只能吃到马来晚餐)。

IMG_1103

 

 

在林明时,当然只能吃中餐。第一天晚餐,难吃死了。幸亏,第二天在巴刹吃了便宜又好吃的山水豆腐。

 

 

 

离开林明后,找不到爸爸要求的nasi lemak,我们在Chukai的一家kopitiam吃午餐。尝到了特色的laksa(是asam laksa 和curry laksa的综合),而且四个人才吃了不到rm30,大家都非常开心。重点是,爸爸吃到了nasi lemak。

IMG_1154

 

抵达瓜拉登家楼当天,晚餐在唐人街吃了中餐,rm80,爸爸似乎很满意。第二天中午,还是在唐人街,吃了特色娘惹餐(nasi kerabu),rm40,妈妈很满意。

 

 

在哥打巴鲁郊外的度假村时,打听了一下,到市中心去还要四十五分钟。于是,我们计划就在度假村附近,15分钟以外的一个开斋市集 吃马来当地小吃。我一直盼望着keropok lekor。当点傍晚,下了一场小雨。等雨停,已经是7点了。磨蹭了一下,7点半,我们才驾车找市集去。一路上,我们看见零落的马来档口或者小餐厅都坐满了人。爸爸一直说:“找不到市集, 就回来这里吃。”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来到了市集。可是。。。

“为什么黑黑的?”

“停电吧。”

“他们才开始在摆档。可能迟一点才开灯?”

“还有很多档口还空着。市集还没开始呢。”

商量了一下,大家决定不等了。万一真是停电,要饿着肚子等多久啊?

于是,我们再绕远一点,找了一家马来餐厅, 点了个三人套餐,吃了rm75。大家吃得不算满意,也不算不满意。算是把肚子填满了。

后来,反正回程会经过,我提议再绕进市集看一看。结果,刚刚还有一些人, 现在已经水静河飞了。原来。。。

“不是停电,是已经结束了!”

“我们来晚了。”

“哈哈。。。”

就这样,我们错过了。

隔天,在哥打巴鲁市吃了中餐。而这天的晚餐,有三个选择。一是在酒店里的餐厅吃,可是网评说既贵又难吃。二是到小镇去吃中餐,可是距离酒店还要四十分钟路程。三是在抵达前的路上打包,将就一下吃凉掉的晚餐。两点左右,在路上,我们已经看到马来档口开始在卖食物。当白烟袅袅升起时,我们看见一排排的烤鸡挂在火炭上。我当即喊出:“吃烤鸡当晚餐!”

到了酒店,已经是五点半了。冲了凉,我和老公到爸妈房间去,准备吃晚餐。妈妈却把五十块的纸币递到我面前说:“爸爸叫你下楼去餐厅给他买一份nasi lemak。”

我忍俊不禁,捧腹大笑。除了笑爸爸的“特殊饮食癖好”之外;其实,更多的是惊讶于自己没有觉得厌烦,竟然还能够以幽默的方式化解了这个尴尬的场面。妈妈和老公也随着我哈哈哈。。

这一趟旅程下来,我发现,原来妈妈已经越来越不吃肉了。唯一让她开心的一餐就是由许多生菜捞成的nasi kerabu(里头的一块咔哩鸡块,还是被爸爸吃了大半)。而爸爸则虽然不至于无nasi lemak不欢,却只要有nasi lemak就能心满意足。

吃喝,占了旅游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爸妈这种对新饮食的难调适难接受,是很难再走得远一点的。或者,到了再陌生的地方,他们也要找属于自己熟悉的餐饮,才能安心。就像去希腊雅典时,为了吃中餐,花了大笔钱。就这点,跟爸妈一起旅游,我必须迁就。这样,我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幸亏,老公跟我还是比较喜欢尝试新食物的。所以,跟老公旅游,远远比跟爸妈旅游开怀。只不过,这么重要的一个旅伴,由于他的不可取代,反而最容易给你伤害。

下回分晓。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写作/旅游小记录.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