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知道我这两年来有在看唐诗,就推荐了这本书。叶嘉莹目前是中国唐宋诗词的著名学者,这是我在网络课程里得知的。但是这本书,是她的笔记。这本笔记是她在大学时上课的笔记。所以,讲课的顾随,就是师祖了。
读第一讲时,我就惊喜万分!笔记里记录的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讲稿。顾随是在讲理论,没错。但这理论闪现着灵动与灵巧。读起来一点都不生硬,刻板。就连好的理论的次序与系统都说不上。叶嘉莹在〈代序〉里说:一般学术著作大多是知识性的,理论性的,纯客观的记叙,而先生的作品则大多是源于知识却超越知识以上的一种心灵与智慧和修养的升华。讲得非常对。
当然,整本笔记读下来,顾随唐诗宋词的感悟与理解还是能理出一套有系统的看法的。但,他的讲课就像随性的灵感闪现一样,非常活泼和灵活的。其实,这笔记里展现的是一名诗人的性情,而不是一名学者的理性。
顾随对诗词的感悟,真到了“高人”的层次。他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自己的理解。比如说,他说杜甫是“担荷”,是“才气不说,力气真够的”1,是“笨”的诗人。我还真惊讶,最伟大的诗人(顾随这么评价的),竟然是笨的诗人。顾随也说,陆放翁是“真实诗人”,是“忠实于自己,但放翁品格的确不太高”2一个真实的诗人,就让人觉得非常亲近(顾随这么评价的),也就获得读者喜爱了。再来,辛稼轩是“英雄,不是伟人,他是要为人类,但又总是想显显自己的本领”3,“稼轩之豪放,绝非粗鲁顢顸”4。
顾随的课堂里,教你如何读懂唐诗。此外,他教你如何读懂诗人。这一点非常了不起。诗人的品性,都被他看在眼里。当然,顾随也是有自己的选择的。像李白,屈原是天才,得到他的赞赏。但是,李贺只有“天才,可惜没有“物外之言””5(顾随说,文学作品难要有言中之物,又要有物外之言)。所以,像陶渊明和杜甫这种刻苦,而且入世的诗人,最得到他的钦佩。但是,顾随是崇尚阳刚之气的。他说《红楼梦》是无病呻吟,尤其黛玉葬花真是要不得。《水浒传》却不只一次得到他的肯定。我想,我不赞成,但也觉得这是他的审美品位选择。
顾随自己是有写诗的。他在欣赏诗的时候,会探讨诗的创作理论。所以,他的讲课也会经常透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悟道。我对这部分特别有兴趣。我觉得,我也是在这部分获益最多。整本书里,有一个道理,顾随讲了很多遍,但不是用同样的文字,而是断断续续地,片片断断地出现。第一讲:语言文字到说明已落下乘,说明不如表现。第三讲:世上许多事情不许说,许懂。第四讲:说理不该是征服,该是感化,感动;是说理,而理中要有情。第六讲:诗人可以给读者一种暗示,而不能给人教训。第十四讲:表现是使人觉,说明是使人知,而觉里也包括有知。第十七讲:所谓不言而喻,要心相会,莫逆于心。第十七讲:文学好,是要给人印象,不是概念。
这样的书,是可以读很多遍的,因为那些灵光闪现的部分,每次都会发出光芒。《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是应该读很多遍的,因为每读一次,就能更理解多一点。是的,我读了一遍,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领悟顾随先生的话。待我脑中的唐诗存库再增加不少时,我会再翻开这本笔记。这堂课程,我会听很多遍的。
顾随讲,叶嘉莹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2014年5月第4次印刷
1,119页
2,218页
3,261页
4,278页
5,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