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是冷美人还是女君子?

周四作业之二:什麼是無情?什麼是有情?寶釵真的是個冷靜冷酷的冷美人嗎?又或者如同書中屢屢稱譽隱指的、脂硯齋所盛讚「待人接物,不疏不親,不遠不近,可厭之人亦未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21回批語)的真正「女君子」?
試從寶釵花籤詞「任是無情也動人」中的「無情」二字,以及脂硯齋對冷香丸之定名的解釋「歷看炎涼,知看甘苦,雖離別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配合第七十回寶釵所題柳絮詞中的「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等句、對金釧兒事件與尤柳事件的態度等,提出你對寶釵人格特質的見解。

我非常同意老师对宝钗个性的分析。我觉得,宝钗会被现代人视为冷漠无情, 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喜欢用她跟黛玉对比。

宝钗对死亡的看法真非常豁达。第三十二回关于金钏跳井自杀,看起来她非常冷漠,只会体恤王夫人的感受;即使后来对事情真相略略猜测了也没有替死者伸冤,只是用金钱来补偿就了事。但是,后来她自愿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给死者妆裹,就证明她对死亡看得很开。如欧老师说的,儒家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宝钗的思想依据。后来在第六十七回,对于尤三姐的自刎,宝钗依然不太在意,里头的情感是跟面对金钏自杀时一样的。这两回里,宝钗都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死者身上,而是非常大方得体地考虑了后继工作。对于金钏就是多给点银子她母亲,对于哥哥薛蟠面对坏消息也劝说应该把精神放在慰劳伙子们上。

再看看黛玉对死亡的看法。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宝玉遇见黛玉担着花锄,拿着花囊和花帚,以为她要把落花都扫进水里。黛玉回答说:“搁在水里不好。。。仍旧把花糟蹋了。。。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后来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里,宝玉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原来这哭泣的人就是黛玉。黛玉还作了一首《葬花吟》来祭那些落花。因此,黛玉对于死亡的看法绝然跟宝钗不一样,就连美丽的花朵落了满地都会令她感伤悲痛。

这宝钗和黛玉一对比,就会显出黛玉的“多情”,而宝钗的“无情”了。可是,其实宝钗不是“无情”,而是非常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非常看得透世间的悲欢离合。我非常同意脂砚斋对宝钗吃的“冷香丸”的解释:“历看炎凉,知看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 第七十回宝钗所题柳絮词中的“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也就是跟宝钗听到了妈妈说尤三姐自刎了,柳湘莲不知去了哪里时的回应是一样的论调:“俗语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就是他们前生命定。。。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这种人生观不是冷漠,而是豁达。

对比一下黛玉。第七十回黛玉的柳絮词是: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宝钗说聚分都任它去,我还是我,不会受影响;黛玉却悲叹说草木也有愁啊,老了死了没人理会没人可怜啊。可见,这么一对比,就让读者觉得一个是“多情”,一个是“无情”了。其实,宝钗和黛玉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与个性。相对于“多情”的未必是“无情”,也可以是“有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对于宝钗的“有情”,黛玉也可以是“滥情”了。

我觉得脂砚斋把宝钗评为“女君子”是非常贴切的。宝钗是个非常善于交际的人。先不论这到底好不好,这点确实是很符合儒家的观念的。儒家是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宝钗的善于交际不是爱奉承人,或者虚伪做作的。她又非常懂得体察别人的感受,非常懂得人情世故,所以为人非常大方成熟。贾府上下都非常喜欢宝钗。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里,史湘云跟黛玉斗嘴时说: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史湘云是真心佩服宝钗的。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是宝钗小惠全大体》中,宝钗要要婆子们打理大观园里的花草树木,把话说得合情合理,大方得体。先是说明了自己的位置,既要照顾上面人的体统也要体恤下面人;然后也不忘了解释上面人的难处,警戒他们不该犯规;接着又说了下人们的责任,也能谅解他们的辛劳;然后分析新规矩对大家有好处,说明这是皆大欢喜。听了宝钗的话,家人都欢声鼎沸说:姑娘说的很是。从此姑娘只管放心,姑娘奶奶这样疼顾我们,我们再要不体上情,天地也不容了。因此,宝钗除了在面对死亡之外,待人处事方面都体现出儒家的准则。我们从来没有看见宝钗像黛玉那样发脾气,也不会像宝玉一样开心起来忘了形的。只有在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里,薛蟠骂宝钗说她想要当贾家媳妇所以偏袒宝玉时,宝钗气得哭了,也失落了好几天。这也完全因为胡搞男女之情是儒家非常避忌的事,对宝钗来说哥哥的诬蔑是严重损伤了她的品格的。当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有时候这个“女君子”就显得太圆滑,太符合礼教,也太没趣了。这跟今天我们社会里追求个人个性的自由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两百年前,宝钗却是个非常得到推崇的“女君子”。

滥情,多情,有情还是无情,其实都不是矫情和假情。黛玉和宝钗对人对事都是付出一片真心。但是她们对人对事有如此不同的反应,只因她们各代表不同的价值观与伦理观。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宝钗是个豁达冷静的人。黛玉是个性情中人, 宝钗是个大方知礼的人。黛玉适合当艺术家,宝钗适合当领导者。我们可以说, 我比较喜欢黛玉敏感的灵性;我们也可以说,我比较喜欢宝钗知性的稳重。个人有个人的口味与偏好。没有必要一定把两者对立起来,用简单的善恶二分法区分她们,然后在她们身上贴上标记。其实黛玉和宝钗都是非常饱满,非常深刻的人物。因此,把宝钗理解为奸诈,险恶,虚伪,冷漠,无情,那就冤枉了宝钗,也辜负了曹雪芹的心血了。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阅读/阅读笔记.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