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对佛教一直比较信服。但是,这段时间,我认真阅读这本《佛学概论》,以比较理性的角度分析的时候,发现了佛教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
我以前就已经知道了所谓“人间佛教”的基本理论。看这段文字讲得很清楚:五趣中,平常一位天上最好,地狱最苦,这是一般宗教的传统见识。怕堕地狱,求生天国,是他们共同的要求。佛法独到的见地,却以为人间最好。。。天上的享受,虽比人类好,但只是庸俗的,自私的1我以为这种逻辑是有问题的。如果说修道的过程是比成佛后来得幸福而圆满的话,那到底成佛还有意义吗?说得再极端一点,就作一点恶业,以便不断在人间轮回,不断处在修道的过程中,才是“人间佛教”的宗旨?如果人间才最好,那何必解脱,何必悟道,何必成佛呢?
再来,我以前也一直知道佛教是讲因果关系的。这点很科学。可是,这次阅读,我发现佛教的因果轮回观也带点神秘性和玄虚性。看这段文字:佛法不是泛谈因果,是要在现实的杂染事象中,把握因果的必然性。这必然理则,佛也不能使他改变,成佛也只是悟到这必然理则,依着清净的必然的因缘法去实行完成。2这很有道理,也很科学性。可是,佛教的因果律还包括“道是因,灭是果”。意思是说,只要跟着佛教的戒律,修炼禅定和学习佛教理论,就能脱离轮回了。这,很神奇吧?再看这段文字:凡是无常的,即是有为法,有为法是生,住,异,灭的。涅磐是无为法,无为是不生,不灭的。3什么叫不生也不灭?这完全无法用理性或者逻辑来解说。所以,佛教的一部分很科学,讲究因果律没错。可是,佛教最关键的部分,即“涅磐”也是一种非理性的概念。
接下来,我要谈谈一些佛教的世界观。必须先说明,这部分我是以个人主义观点出发的。这本书中有一句这么说的话:佛弟子的损己利人,是怎样的悲壮呀!4我看见了“损己利人”这四字就皱眉头了。这是违反人性的。我知道,其实不止佛教,世界上的大宗教都有这种精神。这就是令我反感的部分。表面上,这种精神很伟大,很慈悲。但是,却不符合人性。遵循这种原则做事的人,会变得不切实际,甚至陷入自欺欺人的状态中。这种伟大的慈悲,其实是不切实际的。没有人真的能够做到如此。但是,正因为人们是如此不能理解这种情感,就把这种非理性,非人性的情感神圣化了。这也是令我非常恼怒的部分。说不清,道不明的道理并不等于说就很高尚,很神圣,而是根本就说不通。
最后看这段话:以慈悲心杀这恶人,这不是杀少数救多数,是普救一切,特别是对于作恶者的怜悯。因为怜悯他,所以要杀他。但愿他不作恶业,不堕地狱,即使自己因此落地狱,也毫不犹豫。。。菩萨的心中,是没有疾恶如仇的,应该是悲悯恶人过于善人。5这种逻辑难道没有问题吗?我倒问一个问题:怜悯作恶者多于善人,难道不是一种黑白颠倒的不公平吗?那是不是说,当个恶人比当个善人更好呢?对一个将要受到惩罚的人感到同情,是很自然的情感反应。可是,因为这种怜悯之心而忽略了个人责任承担的问题,那是一种不公正。人间要太平,就需要公正,而不是不断宽恕做错事的人并让他们逃脱个人责任。
我必须声明,我还是觉得佛教的一些教义是很值得推崇的。但是,佛教最根本的一些理论根据,其实还是跟其他宗教一样,落入非理性的神秘主义里。我更不能忍受的是,那种讨好软弱者的理论。人们都希望自己在犯错以后不用付上责任,而且还得到加倍的照顾。所以,就把菩萨称为“慈悲”。当然,我没有说宽恕是不好的道德。我只是觉得,宗教常常强调的慈悲已经超过了公正与正义。这是不该被推崇的。
印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27页
2,78页
3,88页
4,117页
5,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