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 电影/理论讨论 (8)
- 电影/电影知识 (10)
- 电影/美英电影 (66)
- 电影/观后感想 (163)
- 电影/连续剧 (9)
- 电影/南美电影 (2)
- 电影/卡通类型 (11)
- 电影/大马电影 (3)
- 电影/情节摘要 (242)
- 电影/日韩电影 (11)
- 电影/欧洲电影 (13)
- 电影/歌舞电影 (5)
- 电影/中文电影 (24)
- 电影/中东电影 (1)
- 通告 (6)
- 阅读/电影剧本 (3)
- 阅读/网络课程 (9)
- 阅读/阅读笔记 (642)
- 表演/现场演出 (5)
- Uncategorized (19)
- 写作/生活随感 (21)
- 写作/生活小抒情 (182)
- 写作/老之将至(专栏) (35)
- 写作/偶发小胡思 (43)
- 写作/文学创作 (80)
- 写作/旅游小记录 (72)
- 写作/游戏小虚构 (28)
Archives
Blogroll
Category Archives: 电影/观后感想
暗恋桃花源
即使是形式上的玩弄,还是很好看! 有几层的形式融合: 1,戏剧与电影。很明显的,戏剧是基础。但是,有些部分用画框呈现,效果更好。比如说人物的脸部特写。还有,戏剧后台的呈现(带有后现代色彩),只有电影才办得到位。 2,悲剧与喜剧。《暗恋》更有深度,有战争、政治带来的个人命运的主题。《桃花源》比较有娱乐性,尤其语言上的玩弄,很不错。两部戏融合的那部分,真是精彩极了! 3,传统与现代。传统戏剧的部分,尤其演员表演方式,表现出了传统戏剧的精华。还有,舞台背景的运用,尤其《桃花源》的布景与道具,即使只是以舞台剧的形式出现,也很棒。后现代的部分,也增加了整部电影的广度。比如戏中有戏(演员的后台生活),让戏的主题变成了:舞台被后的真实人生。还有,戏中的疯子,穿插出现,也是“真实与虚幻”的寓意符号。 之所以好看,是因为,这部戏掌握了各种形式,传统戏剧的精华与后现代剧场的精神都抓到了。这样的电影,能不好看吗?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Green Book
两个小时十分钟,我一直等待: 1,棘手的矛盾爆发。可以是外在的,最好来自两个角色内在的之间的。 2,两个角色各自内心深处的矛盾。比如根深蒂固的偏见,或者因利益短暂的妥协。 3,留下一些无奈或遗憾,最好结局不那么完美。 都没有。就像一个甜美的梦境一样,生活里处处的难处与窘境、人类内心的私自与丑陋、人生最终的平乏空洞,都没有。 如果世界真能如一场轻松的电影一样,逢凶化吉而大团圆结局,那些“和平、博爱、平等”的口号,付诸行动时就不会那么艰辛、曲折、遥远。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地球最后的夜晚
前半部,你被模糊的人物关系、混乱的时空交替搞得很烦躁。后半部,你发现导演根本没有要把人物关系讲清楚,你放弃跟踪故事情节。由于放弃,你才进入了导演精湛的摄影技术世界里。 根本没有合理、逻辑可言。人物的身份互相交替、重叠。时间的观念很模糊,因果关系很薄弱。最重要的,空间很奇特。有隧道、有斑驳的室内墙壁、有只剩高墙的建筑废墟、有矿洞、有高地向低地滑落的人工电梯、有一个莫名其妙的高墙监狱、有一个会旋转的被烧毁的房间。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就是要制造一种梦幻的效果。或许,就是梦。 很厉害的电影。还没说到其他的奇特因素。比如后半部的一个小时竟然是一个长镜头(里头还包括飞上天空鸟瞰视角和房间旋转起来)、比如旋转的乒乓拍就是一只飞起的小鸟、比如念了咒语会旋转的房子。而咒语竟然如此富有诗意: 用刀尖入水 用显微镜看雪 就算反复如此 还是忍不住问一问 你数过天上的星星吗 它们和小鸟一样 总在我胸口跳伞 不知道,是否电影的文学顾问张大春写的?还是,大师对电影的贡献,就是给了这首诗意见?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Aladdin
这部电影最好看的部分是大场面的歌舞。那些肢体展示、服装艳丽、音乐欢快,加上镜头的控制,很吸引眼球。这是导演的功力。 另一个好看的部分是开场不久男主角在逼仄的小巷和高低不一的屋顶上奔跑跳跃。这个男主角唱功不怎么样。就是身手比较敏捷。 女主角刚好相反,演技没有太突出。就是唱歌时比较有感染力。 就因这三点,这部卡通改编的真人童话故事,算是我们看过的迪斯尼改编中最好看的一部。可是,也因为都是一些零散的因素,没有一个统合的风格,所以称不上一部佳作。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Barry Lyndon
1,古典小说的形式,也可以很好看。形式非常保守。没有玩弄镜头、有旁白、人物平凡、结构是历险故事的起承转合。简单说,故事是叙事性的、画面美观不带刺激性、结构符合观众心理。总之,很容易看。 2,没有靠花俏的形式吸引人,就得有丰厚的背景细节支撑。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背景、独特的室内(城堡)装潢、华美但自然的人物造型和服装。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准备功夫。 3,Stanley Kubrick之所以是大师,在于不论什么类型的电影,他都能驾驭。不但能驾驭,而且能超群出众。拍了诗意的《2001:A Space Odyssey》、前卫的《A Clockwork Orange》和黑色喜剧《Dr Strangelove》,为何回归到传统的《Barry Lyndon》?我不知道。但,肯定的是,他要拍就要拍得完美。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Parasite
前半部好玩,但也只是一般的好玩。就是狡猾的坏人算计单纯的好人,但是坏人值得同情,好人令人讨厌。加上欢快的气氛、流畅的节奏,铺成人物与背景的部分很讨人喜欢。 后半部逐渐阴沉,但好料才浮现。一个意外的转折是秘密的地下室。出乎意料之余,又紧扣住了主题:寄生虫,一个仰赖他人生存,暗藏主体最深处的空间。 只要抓住了“地下室”这个核心,其他的细节(底层阶级生活环境、阶级之间的差别、阶级斗争的爆发)都可以慢慢琢磨出来。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哪吒之魔童降世
卓越的创造性体现在两点: 1,情节改编。 1979年的《哪吒脑海》非常经典。而这部《魔童降世》让两个主要人物,哪吒和敖丙同源,还成了好朋友,很新鲜。而且,原本的英雄人物哪吒变成坏蛋,坏蛋敖丙变成善良的种子,是很大胆的尝试。最精彩的是,两个人物的发展也处理得很好,带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命题。 我承认自己在影片的开头有点接受不了,因为《哪吒脑海》的印象太深刻。可是,电影的后半部成功改写经典情节,并重新定义经典人物。 2,形式风格创意。 哪吒的造型不但不美,还刻意丑陋。整部影片除了太乙真人的画里的世界是亮丽之外,哪吒所处的真实世界都是灰暗、压抑的格调。这是很大胆的风格尝试。对熟悉了唯美风格的观众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视觉冲击。电影后半部的转折,和人物成功的塑造,合理化了这种反传统的黑暗格调。 影片前半部带有无厘头的幽默风格,也是传统严肃格调的反叛。虽然,我不太喜欢。但,不能不说,这是影片给传统卡通影片注入了新元素。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
The Model Shop
不是每一趟旅程都有目的地。有时候,就是没有,才上路。 路上,一个偶然,也是美丽的邂逅。无法拥有,因此不可抗拒。 战争最让人目眩神迷。此时,死亡的迷雾笼罩。却不是逃不脱。 逃不脱的,是浓雾消散后、美梦清醒后,赤裸裸的现实。这才是目的地。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