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观后感想

The War Zone

最可怕的部分是:那个病态的,禽兽般的父亲,其实看起来很正常,还很和蔼可亲,真心爱自己的妻子、儿子和女儿。 很多强奸案,其实是发生在自己的亲人范围内,或熟悉的朋友里。这才可怕。你防不胜防。你以为坏人是外来的,而自己的家园是平安而幸福的。甚至于,当你发现他不正常时,你以为他其实很爱你,所以你纵容他,甚至维护他,原谅他。其实,这种人都生病了,需要被隔离,被管制,被惩罚。这部电影没有去到这个地步。而是让一个看起来精神有问题,有点孤僻的男孩,扮演那个正常的旁观者。 电影改编自一部小说。小说原本应该得奖,但评审之一抗议,甚至以辞去职位威胁,使得小说落选。那个评审说,太恶心了。 对,就是恶心。表面看起来充满爱心的人,让你不敢相信,他实质上是一只禽兽。怎么可能?他明明一点忏悔都没有。他明明一点愧疚都没有。你怀疑,他是不是不自觉地自己欺骗自己? 没有答案。不可能的事,变可能。你还是不相信。于是,你说,恶心。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Great Expectations

一部好的电影。但是,我看到的是19世纪经典小说的特点,也是局限。 先说不好的部分。内容宏大,主体深厚。说的是社会阶级和爱情。涉及的范围从低层百姓到上层富人,还包括囚犯。通过爱情,展示低层男孩,如何跨越阶级的鸿沟,追求梦寐的对象。说到这里,其实都是好的部分。可是,故事中的人物却很超现实。心碎自弃的老女人,能够十多年不见天日。美丽高傲的小女孩,完全被老女人掌控,以致失去本性。这两个女角色,都很奇特。最大的败笔是,结局时,男主角打开了窗口,让阳光照进腐朽的实内,小女孩就解脱了。 再说好的部分。情节很出乎意料,却很扣题。尤其小男孩的身世,充满离奇的偶然性。最大的惊喜,是观众会以为,也如小男孩以为那样,那个神秘的赞助人就是老女人。一个平凡贫穷的小男孩突然得到了跃进高层社会的机会,这样的故事多么鼓舞人心。还有,老女人在发现自己的恶作剧变成了灾难时,也离奇地死了。这样的结果,虽然有点取巧,但也可以视为一种寓意。 总而言之,19世纪小说,或许只有狄更斯的小说,或许只有这部《远大全程》,在内容与情节上,富有张力和想象力。可是,人物的塑造却鲜得僵硬了一点。这跟20世界的小说,差别非常大。现代小说里的人物,讲究真实。大师们都在挖掘人物的内心矛盾,深层意识,心理黑暗。反观这部电影,人物好像从概念里延伸,没有说服力。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Rocketman

很轻松的传记电影。 好人从头到尾都是好人,像一直守候在身后的好友。坏人从来不会不坏,像爸爸和妈妈,不论在他成名后还是生活糜烂时,都不爱他。 这样的故事,没有一点让人看了心里纠结的情节。比如说,好人其实也有邪恶念头的时候。或者说,坏人个人的苦衷很让人同情。所以,让主角摆脱坏人,然后跟好人大团圆结局,就是很程式化的内容。 省却了复杂的人性。剩下的,就是轻松。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Donbass

很严肃的题材。很多很震撼的喜剧场面。很多很滑稽的小丑人物。 问题是:没有进入某个角色。没有更私密的故事。感觉就像浮在表面的新闻报导。 原来,故事就得刻画人物,才能让观众有带入感,有更深刻的情绪。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就爱侵入更隐秘的个人空间。 说白了,每个人都天生八卦。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Match Point

一面看一面问:这是Woody Allen的戏吗?那么传统,就循规蹈矩地讲一个故事。 直到电影结尾时,才有了Woody Allen的味道。什么味道?就是爱玩弄形式、爱拐弯抹角、爱出其不意。 影片开头就告诉你了,球跌到哪一边就哪一方败,完全是运气。当两位警察讨论说,看起来就像一宗抢劫案时,你以为,这只是误导,其实最终罪犯难逃法网。加上,当证据被抛入河,却没跌进河里时,你以为,这就是说明,没有好运气。结果,证据被另一个强盗拿走了,又这么巧在打枪时被射死,警察以为之前的罪案是他干的。真正的杀人凶手有了顶替。所以说,即使证据跌到了你这一边,你还是能有好运气,还是不会是败的一方。 跟一些Woody Allen的佳作比起来,这部太平凡了一点。即使结尾有一些巧思,还是没法弥补整部戏的平庸。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一念无明

算很不错了,这部电影。但有两点。 第一点,可以让电影更真实并打动人:躁郁症有两个阶段,亢奋和低落。而亢奋阶段其实更危险,尤其对他人而言。而影片取巧地避开了这个比较难处理的部分(不论是技术性的拍摄还是人物的展示)。 第二点,可以让电影更富表现力:影片已经很有技巧地运用回忆片段来诉说背景资料。可是,还是多次利用人物的告白,尤其煽动性的情绪发泄来表现内心挣扎(父亲、儿子和女友都这样)。其实,不需要的。尤其当曾志伟对余文乐说,他的妻子自第一天嫁给他就恨他,而他不懂得如何处理时,就已经非常有力,非常足够了。多少人,在面对问题家庭时,就是不懂得如何处理:有的一路忍受一路学,有的选择离开。尤其面对精神病,多少人是已经懂得如何处理,并成功度过难关的呢?如果影片能只展示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的痛苦(不是诉苦或告白),就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了。可惜,影片最终还是只能说明,而不会表现。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Booksmart

两层的惊讶: 1,电影中反映的美国中学,真是太开放了。除了同性恋,还有师生恋和怪异的表现狂。她们的话题与词汇,会让你咋舌。她们的造型与个性,会让你大开眼界。你当然可以说,这只是电影。但,敢在电影里表现,而观众又能接受,就是一种开放的表现。 2,电影中的虚构形式,太夸张了。少年对爱情、面子、性爱、前途的真实渴望与虚幻想象,在电影里包装成夸张的喜剧人物与情节。除了有娱乐性,也让人惊觉,自己的青春已经很遥远。仔细想,一切夸张形式的底下,其实就是少年时期的懵懂、冲动、苦闷和憧憬。 有两种风格:写实的和夸张的。大部分电影都是介于两者之间。 但是,夸张的电影,在让你发现它的真实性时,会吓你一跳。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Breakfast at Tiffany’s

那么奇怪的审美经验: Audrey Hepburn的演技太好了。那么天真烂漫的一个小女孩似的。于是,她在电影里的造型,成了她的符号。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她在电影里演的是一个妓女?还是一个身世非常可怜的妓女。一个孤苦伶仃的妓女。 于是,应该很沉重而黑暗的人物,变成了喜剧里的乐观女孩。我老公甚至说,这人物有精神问题。 我的理解是,不是妓女不能快乐欢笑。但,她一定是苦中作乐,甚至用欢笑来伪装自己。Audrey Hepburn的演绎,就让人觉得她是真的单纯而天真。太不真实了。 只有不了解人生,或者幼稚的梦幻者,才会认为妓女也可以是赤子。 所以,预料之中,电影大团圆结束。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