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观后感想

Love Story

不记得什么时候看的。不是小时候,但也不会太大。因为当时不明白,爱情怎么就这个样子? 首先是这对情侣之间的游戏。爱情应该是亲密而甜蜜的。为何这个女主角这么爱顶嘴,男主角还要她呢?这样的关系,算爱情吗? 再来就是那句著明的台词: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y。做错了,就该道歉啊。不道歉,就代表没有做错吗?难道爱情没有做错的时候吗?这是不是说,爱情不允许做错的时候呢? 现在,当然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比较复杂。顶嘴也可以是一种情趣。不是所有的男主角都喜欢斯文乖巧的女主角。 至于不道歉,其实只是表示,对情人的包容。这次,我甚至看到了,sorry不只是道歉,也是亏欠。女主角要男主角知道,自己情愿做出选择,不是牺牲,要男主角不要觉得亏欠了她。爱情是两方的事。共同面对生活时,当然有人要做出妥协和退让。可是,与其怨恨个人的妥协与退让,不如看成是两人的成全与共进退。 自小,我就爱爱情故事。即使不明白,还是为之着迷。现在,即使比较明白了,仍然为爱情魂萦梦牵。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The Last Picture Show

为什么男孩会跟自己的教练的老婆上床?为什么被漂亮女孩挑逗后,就爱上了女孩?为什么漂亮女孩甩掉他,他又回到教练的老婆身边? 为什么女孩爱着小情人,听了母亲一席话,就变心了呢?为什么新的对象说不跟处女上床,就想办法让自己变女人?为什么新的对象结婚了,就随便找个男人发生性关系?为什么没了男朋友,就随便找个人结婚?为什么结婚了,其实只是想制造麻烦,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 到底,男孩与女孩懂得爱情是什么吗?好像不懂。 到底,男孩与女孩是不道德吗?好像不是。 到底,男孩与女孩有自己的未来在方向吗?好像没有。 其实,他们就是年轻人。对什么都懵懵懂懂。好像不懂又好像懂。好像不是又好像是。好像没有又好像有。 归根结底,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不知道。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Syndromes and a Century

不觉得这部电影好。因为有点摸不到头绪。可是,这个导演,我认为他是目前东南亚最厉害的。他叫阿比查邦·魏拉希沙可(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是泰国人。 这是我看过他的第三部电影。其中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我非常喜欢。 我认为他是东南亚最厉害的导演,因为他独特。 他的电影,包括我最不喜欢的这部,都有很浓厚的泰国本土味道。就是跟宗教和传统信仰有关的平民生活。像这部,和尚看医生,把自己的梦境告诉医生,觉得是自己吃鸡太多得到的报应,也因此肉体也疼痛了。医生说,吃鸡太多是会造成关节疼痛。你可以说,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融汇科学与信仰的例子。还有,一个牙医跟一个陌生人示好,因为陌生人让他觉得他像死去的弟弟的再投胎。同样的,弟弟的死因跟医生有关,所以他内心愧疚。你可以说,这是他们把友善亲切与内疚责任融在一起的例子。 阿比查邦的独特,是他的本土给他的滋养。这种本土特色,在于他,是亲切。在于外国观众,却是新奇。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Woman at War

故事本身就很好了。但是,作者在形式上加了一层。 配乐也有了形象。开始是独立与故事之外的。后来竟然跟故事人物互动起来。最后成了故事的一部分。是很有创意。也很好玩。 如果没有了这层形式的加入,电影就不一样了。故事还是会是一个好故事。但是,效果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不知道。但是,这一层的加入,是让电影多了趣味性。或许,导演不想让故事太沉重吧? 形式的玩弄,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作品的整体表现。一味追求好玩,会很冒险:观众觉得你很轻佻。只有跟整体有机结合了,才会升华:观众觉得你很有趣。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Tokyo Story

你能感受到导演对孩子们不善待年老父母的不满。可是,这种不满又不至于是严厉的斥责。甚至于,你也感受到导演对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家庭与事业,与父母的感情疏远了的体谅。 就是这种又批评又宽恕的复杂矛盾,让这部电影的情感更丰富。没有强烈的情绪发泄,却很内敛很曲折的情感流动。 现实中,不都是这样的吗?父母期望孩子多陪陪自己,即使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不再像儿时那般依赖自己,也不会怪罪,只是淡淡的忧伤。而又有谁敢说自己能全心全意把父母摆在第一位,而不是更迫切的日常生活需要呢?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The Souvenir

有些作品,情节、动作、画面细节填得满满。会让你精神一直紧绷,追着看。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就是没有漏洞,而且非常统一和完整。 有些作品,走的是极简路线。像这部作品,色调是白的、演技是自然的。最大特色是,连情节都非常简约。简约到,关键的内容都省略了,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前一种作品,考验观众的专注力,需要一面看一面思考。后一种作品,考验观众的耐性,需要一面等一面感受。 我没有太喜欢这部作品。因为很多细节都看不清楚。导演制造了太多留白,都有点空白了。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American Splendor

当然有非常黑暗的艺术。但是,嘲讽和幽默不是。因为,黑暗已经被转化。艺术家已经能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生命中的苦难与厄运。 电影中的艺术家,把自己患上癌症的过程,画成漫画。即使再痛苦,也都升华了。 不要看作品充满悲观情绪和酸楚心态,就以为艺术家不会笑。他会说取笑他人,会自我揶揄,就是乐观心态的表现了。应该说,创作就是他唯一乐观的出口。即使,他在生活里到处碰壁。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

Nightingale

有时候,天衣无缝是天赐的灵感。有时候,是不贪心,懂得舍弃。 影片应该只有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就好。离开了丛林的部分,都可以删掉。我明白导演的用意。他想:第一,让女主角用歌曲的力量反抗;二,表现土著的处事态度与独有的仪式。没错,这两个部分都很有表现力和特色。可是,为了加入,就增长了剧情,变得拖泥带水。让好人一再面对敌人但干不了事,让坏人坏得更坏(完全没有必要)。 导演应该把最后土著决定用独有的方式解决问题,拉到所有人在丛林里碰面的场合来。然后,坏人罪有应得。土著和女主角依然可以去到海边,看日出,然后唱出灵魂的歌曲。

Posted in 电影/观后感想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