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类型电影》——重新认识好莱坞古典时期电影

从朋友手中拿到《好莱坞类型电影》时,看见题目,心里就以为:“一定很简单的书吧,没什么好讲的,就好莱坞类型电影罢了。”谁知道,将书读下来,发现原来是自己认识肤浅而已。作者Thomas Schatz不但在书里展示自己的理论根据,而且对好莱坞古典电影(30年代至50年代)的电影,导演和好莱坞电影制片系统都有很深入的认识和探讨。作者在掌握了许许多多电影的特征以后,更能提升到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他能够具体分析个别电影,但是不是单单将个别电影孤立看待,而是将个别电影跟历史,社会,电影制作系统联系在一起。我发现,这是我的影评所无法呈现的内涵和深度。

《好莱坞类型电影》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的阐述。好莱坞的制片制度让电影生产不纯粹是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制片制度将基金因素和市场因素带进了电影制作中。因此,影片的盈利是个重要的考量。为了确保电影受欢迎,电影风格与内容必须被观众接受甚至喜爱。所以,观众对电影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制片制度跟观众之间的这层关系,让导演团队和制片团队逐渐捉摸出一定的电影规格,因而就形成了一个类型。成功的电影就在如何遵循一定的类型规则里,再创造出新奇的点子以吸引观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观众在间接中参与了类型电影的创作。也正因为如此,类型电影的社会性是很显著的。这种社会性在于电影可以是反映社会的,有时候甚至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作者总结出了类型电影的两大类:秩序类型(西部片,警匪片,侦探片)和融合类型(歌舞片,喜剧片,家庭通俗片)。

类型电影能分成秩序类型和 融合类型两大类。秩序类型的主角是个人(男性宰制)的场景竞争空间(意识形态不稳);冲突外显暴力的;解决方式是消除矛盾(可能带来死亡);主题是调解拯救,男性符码,个人自立承诺乌托邦融合类型的主角是一对/一群(女性宰制);场景是文明空间(意识形态稳定);冲突是内隐而感情上的;解决方式是拥抱的(爱情的结合);主题是融合或驯服,母系的/家族的符码社区合作,现实乌托邦 1

第二部分分成六个章篇。每一章论述一个电影类型。作者在每一章开始,都先将类型的基本形式与内容阐述清楚。然后,就将此类类型的基本历史转变大概讲清楚。西部片的个人英雄从非常正面的,能够调解社会矛盾的角色;逐渐演变的比较暧昧,即解决了社会问题后必须引退到西部乌托邦的;到最后发展成富有黑暗面的个性的个体。警匪片却因为其内容涉及到黑道英雄和都市环境的恶劣,让观众感到惶恐,尤其保守的宗教分子。结果,警匪片的发展受到制约,尤其后来成立的一些组织来限定电影内容的拍摄。警匪片的发展正能说明类型片的社会性。在二战以后,美国社会被笼罩在一片颓废的情绪中,因此对价值的怀疑让警匪片演变出盛行一时的硬汉侦探片。在这个类型中有非常杰出的黑色电影。环境的需求,加上外来人才的加入,让黑色电影由技巧形式上的创新,带来内容上的突破。狂喜喜剧片的发展也跟西部片一样,从简单肤浅的叙事,逐渐发展成复杂而合理的叙事。换句话说,电影中呈现的社会问题不再简单却不服说服力地被解决,而是呈现出比较暧昧的或者黑暗的故事结局。歌舞片开始时是单纯的歌舞表演片,后来歌舞的外在形式被融入故事结构叙事中,赋予了歌舞形式不同的意义。家庭通俗片在于呈现社会中的家庭价值。而女性是许多矛盾中的主角,因此后来的女性电影可以说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总而言之,所有类型电影都遵循了一个由简单逐渐复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社会的参与当然是不可被忽视的。但是,其实有天分的导演或者制片或者演员的直接参与才是更重要的。

因此,作者在第二部分中的每个章篇里,都花了一定的篇幅来介绍一些对类型电影起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的导演。西部片的约翰福特John Ford的三部电影《驿马车》Stagecoach,《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和《搜索者》The Searchers表示了美国西部片的不同时期。 警匪片的霍华霍克斯Howard Hawks的《疤面人》Scarface是完美的黑道传说。硬汉侦探片的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执导的《大国民》Citizen Kane里的黑色技巧是美国黑色电影的经典。狂喜喜剧片的法朗克凯普拉Frank Capra的电影反映出深刻的哲思。由于歌舞片更是各个方面人才的团队合作,因此制片人更显重要。制片人亚瑟富瑞Arthur Freed所制作的电影是歌舞片时期的鼎盛时期。家庭通俗片的德格拉斯塞克Douglas Sirk的《深锁春光一院愁》Al l that Heaven Allows,《苦雨恋春风》Written on the Wind和《春风秋雨》Imitation of Life不被当时的观众与影评青睐,却是因为它们的形式和思想都是深刻而前卫的。另外,类型电影业造就了某些表演者:歌舞喜剧片里的亚士坦和罗吉丝,鲍嘉德侦探,凯格尼与罗宾森的黑道分子,葛伦与赫本的疯狂情侣。

虽然说,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受制于市场观众和制片制度与系统这两个因素。听起来,导演们或者编剧们也必须遵循一定的类型规则来创造电影,似乎创造性很小。其实,类型电影的社会性(反映社会和社会参与)让它的叙事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类型电影实际上是电影工作者的一个宝库。而且,作者通过好莱坞古典时期的类型电影分析,向我们证明了,个别天才导演的参与,其实还是可以让类型电影推向一个艺术高峰的。

这本书让我更正了自己一向对类型电影的偏见。这是我在阅读《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最大收获。

原著Thomas Schatz,译者李亚梅,(台)远流出版,1999年12月1日初版一刷

1,64页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电影/电影知识, 阅读/阅读笔记.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