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地吟2017—–Gari, Tari…Lari今晚我们革命吧!

我看过半场的动地吟2012,后来2015年的表演我没去。这次,被所谓的“诗歌以剧场呈现”所吸引,再次捧场。让我从两方面来谈我的观后感:其一,诗歌以外;其二,诗歌本质。

多年没观赏剧场表演了。这次非常惊喜。原来剧场已经跟多媒体设计结合得如此密切。一开场,杨雁雁的电影片段非常抒情,一下就带动起观众的情绪。接着,曾翎龙的表演呈现,我特别喜欢现场录影现场播放的效果,非常直接,现实感现时感强烈。

接着,舞台布景与道具。简单黑白的布景和道具很好。尤其那段周若涛坐在布景之上,旁边放两里黄气球的呈现,画面感非常突出。导演真的照顾到了也利用到了舞台的四面八方。后来黄子扬以高耸的姿态出现,也让人的视线拉高了。特别黄子扬的服装道具也结合了多媒体设计,非常新颖夺目。

整场的灯光和音响设计是合格的。特别要提到周若鹏善用电筒,是很棒的灯光设计。梁馨元表演时,Colbie王思涵在背后现场吟唱很柔和抒情。只是有一段我忘了是谁的朗诵,诗歌充满激情,背景音乐竟然是巴洛克平和的音乐,一点也不融合。

最后关于剧场要提到跟观众的互动性。这一直是剧场的精神,既打破舞台的界限。不得不给台上的诗人鼓掌,因为他们胆敢挑战即兴诗歌接龙。另外,最后从观众席背后响起虚假警察的到访,我没有太惊讶。这一直是剧场玩的桥段,已经是老掉牙。

来谈谈诗歌本身。

首先,在题材形式上,诗人们呈现了多元化,值得赞赏。从儿女私情,国家社群,人性思考到甚至有一首黄龙坤的同志诗,诗歌的内容包罗万象。再说风格上,除了搞笑,惊悚,静穆,严肃,也竟然有一首王修捷的rap。

但是,我觉得这场动地吟(可能也是历来动地吟)的致命弱点一直得不到解决的方案。诗歌朗诵到底能呈现多少诗歌的诗意呢?我上面罗列了各种值得嘉许的方方面面,都是诗歌以外的辅助工具。我只要问一句:观众观赏完毕,到底感受到了多少首,或者一首诗歌的多少的诗意呢?我大胆猜测,整场下来,能领略到诗歌的30%就已经很好了。

我以吕育陶的《味来城市之食装表演》为例。观众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诗人的肢体语言。还有那一连串用方言念出的食物:鸡仔饼,河粉,蛋挞。。。当然,还有最后33个shi的字串。问题来了。单凭聆听,有谁会明白最后那33个shi的字串呢?难道,诗人一点不介意吗?诗人难道不希望观众在表演过后,拿起小册子看一看,33个shi是怎么一回事?那,这首诗还得靠观众事后继续阅读了,不是吗?那,舞台上的表演,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观众事后一点不好奇,完全不明白33个shi是怎么一回事,不去查看,没关系吗?

我再举黄龙坤的《立场》为例。这首诗因为善用正负词句排列,所以比较容易让人听见。再加上他的装扮,还有角色的隐秘引起好奇,所以他的朗诵一定是全场最容易让人记住的。

我不禁要问:舞台上的诗歌,靠诗歌以外的因素吸引观众,这是好事吗?

我不禁思考:诗歌上舞台真能呈现诗意吗?

主办当局体贴不谙中文的观众,特别设置了英语的翻译。我明白,没有中文字幕,是为了不破坏剧场的美感。问题是,没有中文字幕,到底有多少诗句多少诗意被牺牲了呢?这是个两难的窘境。设置了中文字字幕,又牺牲了多少剧场的美感?

我们看看流行音乐。流行歌曲举办现场演唱会,让熟悉歌词的歌迷来一场大合唱,多过瘾啊!动地吟的诗歌,有多少人熟悉呢?不熟悉,单凭一场观赏就领略到了诗歌的美感吗?领略不了,诗歌朗诵的意义又何在?

我想,诗歌朗诵想要引起共鸣,首先诗歌本身要是经典,要是人人能朗朗上口的。比如莎士比亚和李白?已经能背诵了,也就不需要字幕了。毕竟看舞台不同于看电视。已经习惯了观赏电影时看字幕的观众,也未必习惯在观赏戏剧时看舞台上的字幕。我想,大部分观众都是在动地吟第一次接触到诗人们的诗歌。我想,即使有字幕,第一次阅读,也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诗意;更何况凭着第一次聆听了。

动地吟2017大胆尝试诗歌与剧场的结合。观众感受到剧场的魅力了吗?我觉得有。但观众读听懂了诗人们的诗歌朗诵吗?我不知道别人如何。我是没听懂多少。我觉得还是拿起一本诗集,专注地读它一次两次三次,更能感受到诗意。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表演/现场演出.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