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电影之二:《风柜来的人》 ——发泄在拳头上的苦闷

十多岁是美好的,因为正处青春韶华。可是,十多岁也是苦恼的,因为内心无限苦闷。中国传统家庭,家长和子女没有善意的双向交流,只有军权式的单向命令和斥骂。因此,在家中得不到谅解,朋友变成了重要的伙伴,“义气”是最崇高的道德尊崇。《风柜来的人》,讲的就是几个哥儿们的故事。但是,导演通过他们的友情,向我们展示的是他们内心的苦闷。

电影里,有一场戏是在戏院里观赏一部香港武打片。《风柜来的人》里也有很多场的打架场面。但是,戏院里播放的武打片,招式花俏,富美感。而,在《风柜来的人》,他们是胡乱的拳打脚踢,没有招式,更不用讲美感。这一对照,就能看出导演的用心了。香港武打片,宣扬的是武德和正义,故事总有正胜邪的美满结局。可是,《风柜来的人》的少年,动不动就用武力向对方示威,与其说是讨回公道,不如说是血气方刚不能自控罢了。武打片的浪漫主义,不是导演的偏好。他采取的是反映真实生活的现实主义。因此,打了一场架后,并不是出了气,伸张了正义;而是会被寻仇,甚至被捉到警局。

十多岁,内心充满冲动。除了“义气”之外,就是容易对异性产生情愫。男主角阿清暗恋小杏,可是没有爱情片的浪漫片断。当她搭的班车驶远时,埋藏在阿清心里的这段感情,也就一样的离去了。电影背景音乐是巴赫非常抒情,浪漫的一首曲子。伊人远去,空留依恋在胸中回荡。这,就是苦闷的年少。

对死的意识,也是十多岁的少年无法诉说的苦闷。看见父亲常坐的椅子空着了,就像那死掉的蛇空剩蛇皮,信纸上被压扁的昆虫的空壳一样。没有言语的表达,只是对着空椅发愣。不是不愿意说出内心的悲伤和迷茫,只是沉默是不得已的选择。也因此,被成人们误解为不成熟,不懂事。心中憋着的苦闷,用力发泄在甩在地上的饭碗上。

贯穿影片的古典乐曲是韦瓦蒂第的《四季》。或许代表春,夏,秋,冬的音乐片段,抒发的是十多岁年少的情怀。有蠢蠢欲动的暗流涌动着,有春意盎然的快意流畅着,也有刚气十足的洪流爆发了。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电影/中文电影.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